○ 雷山县郎德中心幼儿园 陈海芹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也逐渐对幼儿教育开始重视,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其中游戏化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如何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在幼儿园教学中,也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一)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周围事物
幼儿阶段是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这时候幼儿的思维也较为活跃,会想用各种方式去了解周围事物,但这个时期幼儿的思维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可以像成人一样去感知世界,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帮助幼儿感知周围事物,将复杂和抽象的社会现象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展现,有助于幼儿了解周围事物,促使幼儿身心进行成长。
(二)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
幼儿阶段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各个身体部位都需要锻炼。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是其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进行锻炼,既可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又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幼儿在游戏时可以充分调动身体每个环节,使幼儿可以更全方位地参与,从而提高幼儿的灵活性。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游戏化教学中教具的多元化
要想游戏化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需要幼儿园配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的环境,如进行游戏化教学时用的教具和相应的游戏场地。在传统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教师用的教具都大同小异,如木马、积木、卡纸、彩笔和垫子等,教具的种类很少会发生变化,所以也导致幼儿的游戏空间也较为单一,所以幼儿可能最开始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会有很大的兴趣,但一段时间之后会对其失去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幼儿的积极性,那么教师首先应当注重游戏化教学中教具的多元化,增加游戏环境和设施,丰富游戏化教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增加教具的可变性来使教具多元化。教师在选取积木时可以选取体积较小和数量较多的积木块,这样幼儿也可以给予幼儿更多发挥的空间,使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也能使搭建内容更加多元化,幼儿可以依据自己设定的目标结构进行搭建,也更方便完成搭建,幼儿对教具的兴趣时间也会更长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趣味性较高的教学用具,增加教具的种类,改变原有的较为单一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不仅仅是在集体教学上,还包括幼儿的早操、课间活动、午睡和吃饭等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使游戏化教学可以渗透到幼儿的每一个环节中,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生活内容,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应当先选择其中的游戏活动内容,并对游戏形式进行设置,增加其中的趣味性,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使幼儿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参加游戏。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兴趣爱好,多和幼儿进行沟通了解,让幼儿也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者,从而使游戏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例如,幼儿在上早操时,教师可以对早操进行游戏化教学,可以播放幼儿当前最感兴趣的动画片主题曲,或者选择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如可以选择武术操,幼儿可以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武术动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日常生活的趣味性,也可以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也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还能使幼儿从早上开始就可以收获知识,让幼儿可以在快乐中成长。
(三)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参加游戏
在幼儿进行游戏时,虽然这需要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但也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幼儿的主动性,但教师不应当过多地干涉游戏。如果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发生纠纷,教师应当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依靠自身去判断谁对谁错,而是应当让幼儿在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沟通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并学会该怎样面对问题,如何解决人际交往问题。
例如,教师在设定“开商店”的游戏教学内容时,可能会发生“售货员”和“顾客”发生争吵的状况,幼儿这时候可以说“售货员”有点忙,之后邀请教师参与其中,这时候教师可以扮演服务人员,从而参与到游戏中,之后可以从侧面对幼儿进行引导,而不是最开始利用教师的身份对游戏进行控制,教师不能抢占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幼儿自身去尝试想办法,从而进行解决。另外,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因为幼儿的思维会在游戏过程中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教师要让幼儿玩尽兴,不要打断幼儿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可以做到有始有终,从而达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幼儿是初升的太阳,也是国家的希望。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当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注重游戏环节和游戏情境的设置,并将游戏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对游戏过多的干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