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6日

三穗县台烈镇:

小葡萄串起返乡创业“致富梦”

本报讯 (通讯员 郑涛) 近日,走进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葡萄产业园,蜿蜒的葡萄藤绿叶成荫,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这一片是‘阳光玫瑰’,旁边的是‘巨玫瑰’,还有‘红玫瑰’等等。”在葡萄园内,致富带头人杨林正忙着管护自己的葡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杨林从事葡萄种植已有14年,过去长期在外务工的他虽然日子过得滋润,但一直惦记着家乡。2008年,杨林在一次回乡探亲中,了解到村上正积极鼓励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嗅到农业发展的气息。于是他毅然回乡承包了数十亩土地建起了兴农葡萄园,开启了对“甜蜜”事业的探索。

“创业不容易,头两年摸索阶段,一没技术、二不懂管理,最终也没什么效益。”回想当初创业的情景,杨林依然感慨万分。

前几年杨林的葡萄都是露天种植,病虫害较为严重,产量不高,加上相对单一的种植品种,受市场影响波动大,竞争力不足,收入较低。

葡萄应该怎么种才能见效益?杨林下定决心要把葡萄产业做起来,他边学边干,并远赴重庆、广西等地学习葡萄种植技术。

学成归来,杨林开始尝试种植大棚葡萄。为掌握葡萄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等技术,他没日没夜扎在大棚里,时常一身土、两脚泥。看着生长茂盛并开始挂果的葡萄,杨林的信心更足了。

第二年,葡萄成熟上市,由于大棚种出来的葡萄品质好,卖了个好价钱。之后几年,杨林种植葡萄的品种越来越多,阳光玫瑰、巨玫瑰、红蜜、红芭拉、金手指……这些原本见不到的高档葡萄品种,都出现在杨林创办的兴农葡萄园里。

“选择多品种,错峰上市,就是为了延长采摘期,采摘时间从6月底一直持续到10月份,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杨林满脸笑容地说,阳光玫瑰和红玫瑰再有半个多月便可成熟。

在杨林的葡萄园里,红蜜、红芭拉、金手指等品种刚成熟便销售一空,巨玫瑰葡萄正进入成熟期。

葡萄甜了,日子火了。现如今,颇洞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综合推进“农文旅”融合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每到周末,杨林的葡萄园内车流人流不断,葡萄园不仅给周边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与群众分享种植技术,带领大家一起共同致富。

据悉,今年台烈镇共种植葡萄320亩,预计产量24万公斤,产值超600万元。

--> 2022-08-16 三穗县台烈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679.html 1 小葡萄串起返乡创业“致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