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山县第三中学 李 雲
“双减”政策是针对当前中小学作业问题提出的一项教育决策,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作业质量是“双减”政策推行的主要目标。然而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作业设计方式单一、作业内容局限,作业量控制不到位、作业评价欠缺等,都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如何借助多样化的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首先,从语文作业设计形式来讲,应试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普遍都是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一是结合课后习题进行作业的设计;二是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册。两种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书面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来讲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其次,从语文作业的设计内容来讲,以往的语文课堂、课后作业的设计内容围绕的基本都是教材内容,是为了夯实巩固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牢固程度,但以教材内容为全部作业内容,显然并不能满足初中生的阅读、写作等学习需求,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从语文作业量来分析,以往的语文学科作业过量、重复、低效的现象往往比较明显,如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除了要完成课后练习题,还要完成练习册的内容,不少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增加一部分“小卷”,作业量超过了学生能承受的范围,做作业的时间也超过了“双减”政策要求的时间。
最后,从语文作业评价分析,作业评价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内容,应试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内容基本上是通过成绩的高低来断定学生作业质量以及学习效果,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关注较少。而语文学科本身是工具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掌握知识的应用技能。因此在新政策的要求下,教师要从多维度入手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作业评价推动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为了贯彻“双减”政策,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优化作业设计。结合课程的改革要求,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巧妙改善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促使学生的认知逐渐发展,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培养,促使学生的能力不断进步。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与作业现状,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与作业反馈,积极改善作业设计的效果,保障学生及时获得健康全面的成长。特别是在作业层次性与针对性上,教师需要提高重视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动力,分别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以及多元化的作业形式。简单讲,保障作业设计的方向正确,保持作业的“定制性”与“更新性”,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动力与定力,促使学生更加专注,促使学生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二)减负的开发与评价
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时,需要做好减负的开发。积极开发作业形式,创新作业设计。在以往的书面作业基础上,不断开发一些新的趣味性作业,降低单一性作业的负担。同时,教师需要做好作业评价,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积极吸收反馈意见。只有做好减负的开发与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的初中教材里,当学生学习《散步》这篇文章时,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合理设计作业形式,做好语文作业的开发与评价。要引导学生体会亲情,体会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体会互敬互爱的精神,以及和睦相处的情感与生活情趣等。学生需要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需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因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里真正去体会亲情,真正感受传统美德,真正践行良好的文化观念。
教师可以布置“我为父母做一件事”的作业,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交流,并且积极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有助于学生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相比,这样的生活化作业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与发展的机会。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在努力行动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培育信心与自豪感,往往可以对文章形成更加深切的体验,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既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也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以及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打造精品作业方案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加强交流学习,打造精品的作业论坛,以及精品的作业方案。在经过研讨与交流后,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发展。同时,在作业交流中,还要深入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与意见,以便不断完善和巩固作业方案。另外,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加强学习和交流,汲取先进的、优秀的经验,为作业设计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依据。
除此以外,设计校本化的作业,结合地域文化设计作业,以及设置“分梯度”的作业,设计“小剂量”的作业,也是重要的策略。当学生完成各自的作业以后,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时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给予鼓励性与发展性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努力方向。在评价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注重学生的作业态度等,以保障学生获得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这样既能落实“减负增效”的理念,也能够保障学生学业进步、健康成长。
三、结论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发挥作业应有的功效性,提升作业内在的价值和作用。而要想优化初中语文作业,就要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上作业,减少抗拒情绪;要积极构建民主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直面作业,增强自信;要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合作能力等,使学生提高做作业的效率;要设计实践类作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推动语文学习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