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杨昌华
音乐是沟通的桥梁,是灵魂的纽带。音乐是一缕阳光,照亮心田。音乐是母亲的怀抱,让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够找到温存的港湾。音乐不分种族不分年龄和性别,它能跨越语言、智力、行为的障碍。是一种人与人,甚至人与动物间沟通的一种方式。
同时,音乐还可以用于治疗,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记载。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运用于20世纪中期军队医院中,后流传至其他医疗部门,经过专业音乐家和心理学家的介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逐渐发展成一门现代学科。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很多人不了解特殊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甚至传统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完全照搬普通音乐教育模式。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谈谈特殊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既有教育的意义,又有康复补偿的功能。但我们并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也不能将彼此孤立,因为二者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影响和渗透的。它们同时存在,但又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地认识到两者的意义并将他们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自控能力、合作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对特殊教育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一、审美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特殊儿童可以倾听音乐来感受音乐所蕴含的内心情感与能量;感受音乐,将内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绪情感在音乐的激发下,放松自如地接受外部刺激,并做出反应。
二、交际的功能。特殊儿童因为自身生理的原因,多少会有一些自卑感,尤其表现在社交方面,不敢也不愿和外界进行交流,而音乐活动是一项需要合作进行的活动,通过互动有助于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抒发自己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与外界沟通交流。
三、治疗功能 。音乐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孩子们内心真实的体现,自闭儿童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极具天赋,通过音乐可能发掘其身上的潜力。
四、语言训练功能。当特殊儿童听到音乐并跟着哼唱的时候,就是孩子学习语言及口语发声的开端。音乐起着语言和非语言的作用,丰富孩子的内心,可以有助于孩子语言训练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五、肢体训练功能。随着音乐旋律牵引孩子跟着摇摆身子、点点头的时候,这就对孩子的空间感有启蒙作用了。当特殊儿童有这些身体律动时,肌能就会得到训练。
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理解力,改变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互动性,增强特殊孩子和外界的互动。家长可以通过音乐活动建立亲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但为亲子关系加分,而且奠定之后在学校或是社团中与同伴进行音乐活动的良好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治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作为特殊教育的音乐老师一定要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知识和与之有关的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训,要具有音乐治疗方面基本知识,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对特殊儿童产生的影响。同时最好能使用手语和盲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方便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教学。特殊儿童的身体都十分敏感和脆弱,在课堂上可能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如果授课老师不能及时察觉并予以关照的话,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影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就需要特殊音乐教师发挥出专业水准,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关爱、关心特殊儿童的成长。音乐无国界,希望特殊儿童在音乐的世界里可以自由发挥,通过音乐来补偿特殊儿童生理、心理缺陷,希望他们成为能生活自理、适应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