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远柏 李安生 吴剑) 盛夏,骄阳似火。一大早,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丰收村的村民就开着车、挑着筐、背着篼,趁天气还凉快时到地里采摘辣椒,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我种了48亩,亩产可超1000公斤,按合作社订单收购价,预计毛收入超14万元,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丰收村种植大户刘顺坤高兴地边采辣椒边盘算着收成。
2016年以前,刘顺坤一直是全乡的烤烟种植大户,每年种植烤烟60余亩,年收入超20万元。时值乡里全面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稳烤烟、增果蔬改革计划,鼓励群众特别是种植能手发展辣椒产业。作为丰收村村干部,刘顺坤决定放弃技术成熟的烤烟产业,改种30亩辣椒,希望以此带动全村群众发展辣椒产业。
但没有技术,没有销路怎么办?这不仅是刘顺坤个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全村群众担心的问题。好在妻子对他的决定全力支持,帮着一起想办法。
平日里,除了请教县、乡农业部门农技人员外,夫妻二人就整天埋在地里干活和摸索总结经验。30余亩地的辣椒除草、施肥、护苗、采摘、联系市场等,全部由自家完成。就因为这件事,村民们一直笑话他“抠”。
却没想刘顺坤是个有心人,他把辣椒产业放在了心上,把群众担心的事放在了心上。经过一年的尝试和不断总结,他“抠”得了技术,“抠”出了经验。为了让辣椒的品质进一步提升,什么时候该铺地膜、什么时候该下苗、什么时候该除草、什么时候该揭膜……他都能够全盘掌握,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成了一名椒农小专家。
由于第一年辣椒收益较好,2017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飙升至4000余亩。种植户多了,找刘顺坤请教的村民也多了起来。他把种植和管理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村民,有时还到邻村免费开展技术培训。
从摸索学习到种植能手,从单干到合作,从自己管理到请人代管,刘顺坤成功转型为一名技能型新农民。
这只是尚寨土家族乡辣椒兴乡的一个缩影,像刘顺坤这样的新农民在当地还有很多。
“我种了10多年烤烟,是烤烟大户,村里发动改种辣椒,我第一个报名参加。”张廷均是全乡第一批种植辣椒的农户,如今种植技术已成熟,成了群众眼里的“师傅”,种植面积近30亩,年收入超10万元。
近年来,尚寨土家族乡突出党建引领,采取“一建二带三提质”措施,将村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施“以师带徒”培育技能型农民计划,引入烘烤设备提升辣椒存储品质,带动群众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实现了群众产业技能和经济收入“双提升”。2021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5960余亩,产值2236.12万余元。今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