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道明) 今年以来,雷山县龙头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带关建”,实施“五强化”工作模式推动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
强化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引领。坚持把关工委的组织建设、班子建设纳入党工委的议事日程,把关工委的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年度计划,把关工委的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关工委的工作及活动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在整体工作中,共同安排、协调推进,形成了“党工委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关工委发挥作用”的工作格局。
强化队伍建设,发挥五老作用。坚持抓基层关工委工作队伍建设不放松,吸收县辖区退休教师、退伍老战士等老同志进入五老队伍,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并通过广泛宣传、典型示范、上门求贤、组织活动、表彰奖励等多种形式积极挖掘、物色有热心、有爱心、有组织能力、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不断壮大五老队伍,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和余热。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规范管理。坚持推动基层五好关工委创建,建立健全了领导汇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分工负责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及时交流工作经验,抓好信息简报以及板报、宣传橱窗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做好每年一次的材料整理归档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关工委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程。
强化平台搭建,激发服务活力。通过四点半学校、乡村振兴夜校、院坝会、座谈会等宣传交流平台,组织“五老”队伍利用传统节日、重要节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红色故事宣传以及政策、法治、家风家教等宣讲。今年以来,“五老”携手社区民警共举办3次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以及家风家教教育,参加人数达100人;利用“学雷锋日”在四点半学校为30余名学生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六一节、端午节,组织街道20名妇女组成“爱心妈妈”工作团,对社区50户52名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孤儿结对帮扶,开展“情暖童心 欢庆‘六一’迎端午”活动。
强化工作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不断用新的眼光和视角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问题,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基层关工委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并及时发现和总结先进典型,加以推广,主动联系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努力做到思想联通,阵地联建,资源联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在协作中相辅相成,在共建中相得益彰。
截至目前,龙头街道关工委已被评定为黔东南州级“五好”关工委,街道下辖三个关工委全部通过县级验收,被评为“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