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7日

台子上很“靓”

——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村乡村庭院美化侧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军 通讯员 田浩呈

台子上很“靓”,台子下十年功。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村台子上自然寨坐落于皎沙河畔,前有田土、后有山林,从243国道上看去,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寨子,显得很不起眼。

然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村寨,2017年获得了黔东南州农村“清洁风暴”行动示范村寨。

跨过一座风雨桥,可以见到一块刻有“皎沙村”字样的石碑,沿石碑右行,进入一条干净整洁的通组路,转个弯便可以到达台子上自然寨。

8月15日,记者来到台子上自然寨,映入眼窗的是村民家门前的小菜地围上了竹子篱笆,院子里种上了四季花卉,庭院干净整洁、门前繁花相衬,一花一木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乡村幸福的故事。

记者走进一家农户的院子里,正在喂猪的主人杨通英连忙前来迎客。

“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一番寒暄后,杨通英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家简洁的大厅、整齐的卧室,以及干净无异味的猪圈。

“你家咋保持这么干净呢?”记者问。

“扫屋待客来呀,不然害羞很。”杨通英朴实地回答。

杨通英扫屋待客不算稀奇,更加稀奇的是村民田维臣娶媳妇故事。

1989年田维臣结婚前夕,为了赢得未婚妻欢心,花了两天时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对未婚妻说:“你先来我家体验3天,如果家里不干净你不满意,可以不嫁。”

未婚妻来住3天后不走了,因为她觉得这个男人勤快、爱干净。

即使到了今天,55岁的田维臣每天都花点时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说,“不能取得媳妇就邋遢啊,只要每天打扫一下,养成好习惯,家里什么时候都亮堂堂的了。”

走进台子上自然寨里的每户农家,都是干净整洁、摆放有序的。

村里的靓丽环境,除了村民们的辛勤努力,还归功于一个人常年对环境卫生的默默坚守和维护。

这个人就是当了十多年的村民组长的田文昌。自当组长以来,他把寨子的卫生看在眼里、说在嘴上、干在手中。

每当看到谁家乱堆乱放,田文昌不仅叫主人家收拾干净,还上前帮把手。他说多了,帮多了,大家自然会害羞,久而久之,都自觉打扫好自家的环境卫生了。

“一家干净是一家的脸面,一寨干净就是一寨的脸面。”田文昌说,卫生事虽小,但展现的却是一个人的精气神,一家子的好家风,一寨子的乡风文明。

“田组长的默默付出,就是我们做好乡村庭院美化的最好教材。我们将压实组长责任,充分发挥组长的工作积极性,让皎沙村变得更美更靓。”皎沙村党支部书记罗俊说,当前皎沙村已将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长效治理的积极性。

据悉,皎沙村目前正在完善环境整治工作检查、评比等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建立“红黑榜”制度,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一评比,引导人人参与到乡村庭院美化工作中来,着力实现皎沙村“面子”靓、“里子”美。

--> 2022-08-17 ——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村乡村庭院美化侧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840.html 1 台子上很“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