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9日

如何将德育渗入扶贫搬迁学生的课堂

○ 黎平县第八中学 杨秀营

作为祖国未来重要的建设者,扶贫搬迁学生的教育程度与思想道德与国家前途和经济发展潜力有着直接关系。现阶段,使得国家逐渐开始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各地方政府部门积极行动,深入探索对扶贫搬迁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行之有效途径,学校也不例外。基于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教育扶贫搬迁学生,在课堂中合理渗透德育,以此来推动这部分学生茁壮健康成长。

一、举办多样活动,强化德育教学

在开展的类型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合理融入和渗透德育内容,能够更深层次地培养与教育扶贫搬迁学生的良好品德与心理发展,同时在实际活动中,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推动学生展开更加广泛的学习。除此之外,在开展教学活动实际过程中,更能够加强班级学生的友好互动和交流,从而有效锻炼扶贫搬迁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开展以“感恩”作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这不仅可以让扶贫搬迁学生对父母的艰辛有更充分了解和深刻感悟,还可以让其学会感恩,从而形成并树立起一个正确奋斗目标。另外,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班主任教师完全可以节日作为主题,积极引导学生表演节目,为扶贫搬迁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以此来让班级其他学生与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与喜好有深入了解。除此之外,也可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既可以有效培养和大幅提升扶贫搬迁学生的思想,又可以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作用一直是十分巨大的。在实际课堂中,班主任教师应充分了解扶贫搬迁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将其比较熟悉和经常接触的人作为榜样,如优秀班干部或者三好学生等。在榜样人物的带动下,当扶贫搬迁学生取得一定进步,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其激励与表扬。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整个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能够得到大幅增强,扶贫搬迁学生也会获得良好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建立档案,促进帮扶实现

由于扶贫搬迁学生经常得不到教师与其他学生的关注,所以其心理相对较为孤僻,部分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让教师头痛的问题学生,有些甚至还会就此辍学。基于此,作为长期活跃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为班级中的扶贫搬迁学生建立起一个档案,对其进行重点帮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重新树立起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朝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中,对于扶贫搬迁学生,教师应注意其学业接受情况和心理状态变化。若想在扶贫搬迁学生课堂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则应积极举办多种多样类型的活动,以此来强化德育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建立档案,促进帮扶全面实现。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拥有一个正确茁壮成长方向,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 2022-08-19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971.html 1 如何将德育渗入扶贫搬迁学生的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