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19日

凯里市: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本报讯 (通讯员 陈丹 万江才) 2021年以来,凯里市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建、管、养、运、融”五大目标,健全完善“网络覆盖、管养保障、运输服务、制度政策、资金保障、技术标准、群众参与、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九大体系,努力将农村公路打造成为带动发展的产业路、管护高效的平安路、服务便民的智慧路、风景优美的生态路,并选出一定比例的农村公路作为示范公路进行创建。通过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G551大风洞至炉山、台盘至凯棠公路改扩建工程、舟溪至嘎醉河水库复建公路大修工程等,进一步提升全市乡镇主干道公路通行能力,打造“美丽农村路”和品质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提升至81%。按计划推进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旧桥粱改造,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牌、标线,有效提升路网通行安全水平。

在农村公路管理方面,明确县级“路长制”名录,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实现农村公路“路长制”100%覆盖,并开展了路长大巡查工作,各镇(街道)明确护路员。县级路长办公室按季度开展对各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成效目标考核,养护工作任务、政策的落实。各镇(街道)农村公路管养机构设置率达 100%,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有”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此外,还加强与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扬撒污染公路、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的运输车辆,加大路面管控,保障了公路运输良好秩序。

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为深入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工作,州交通运输局交通建设发展中心组织对全州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行了集中招标,由统一的养护企业开展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探索建立农村公路“专群结合”的养护模式。鼓励各镇(街道)工贸公司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吸纳公路沿线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参与农村公路保洁、清沟、除草等日常保养,将小修和养护工程等技术要求较高的养护内容交由专业养护企业实施,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灾毁市场化运作模式,经公开招标,凯里市交通运输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黔东南分公签订《凯里市公路灾毁保险合同》,通过快查快赔、流程便捷、责任清晰的工作模式紧密配合,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企业领养农村公路,按“谁受益,谁管理”的模式,舟溪镇将部分村道移交企业按农村公路养护标准进行管理养护,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

盘活闲置养护资产,将舟溪镇青曼道班房移交舟溪镇管理使用,纳入曼洞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打造运营,从运营产生的收益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解决曼洞村辖区内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提高该村农村公路安全畅通能力。

在农村公路运营方面,2021年9月省交通厅认定2020年凯里市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A级。目前正在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将进一步提升城乡公交运营服务水平。

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方面,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美丽农村路”330公里,“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带53.991公里,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乡村“因路而美”,支撑服务“四化”建设能力明显增强。

邮政公司完成炉山镇“交邮融合”中心建设,完成各乡镇行政村“交邮融合”综合便民服务站站点建设166个。

凯里市把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管、护、运”齐发力,带动了云谷田园、青曼苗寨、下司古镇、炉碧工业园区等旅游景区和现代工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现代农业、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生态养殖、林下经济等农村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 2022-08-19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195984.html 1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