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渠皓翔
大学开学在即,不少准大学生家庭都在忙着带孩子去采购入学所需的各种物品。日前,笔者在某大型商场内,遇到两位准大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选购手机、电脑。在笔记本电脑柜台前,学生家长表示要选某品牌一款千元的电脑,孩子却说电脑价位低,到大学校园里“丟人”,执意要买4000元左右的品牌电脑。最终,在孩子软磨硬泡下,家长终于同意购买4000元的电脑。而在手机柜台前,孩子表示不愿使用千元内的智能手机,并说某某同学的手机价值2000多元,自己买的便宜“太跌份儿”。
笔者询问柜台售货员,发现这样参照同学标准,硬要买超出家庭承受范围的电子产品的准大学生不在少数,多数家长也都咬牙买下孩子要求的品牌电子产品,令人不禁唏嘘。
在笔者看来,上大学,是去高等学府学习,不是去攀比享受。只有学业有成,才是赢家。笔者的邻居是一位快递公司搬运工,家中女儿小名二丫,去年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二丫入学前没有购买名牌“三机”,只是购买了生活必需品。到北京上学后,一门心思努力学习,一年下来,品学兼优,是数得着的优秀学生,师生都夸奖。
孩子的从小到大的成长,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需要父母很大的付出。有的人,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炸油条卖早点;有的人,顶着烈日在脚手架上干活;有的人,加班加点辛辛苦苦开车运货;还有的人,上午为物 流公司装货缷货,下午为超市送货,晚上为仓库看货,一人干三人活……其中艰辛不言而喻。家长在孩子面前却极少诉苦,总是想办法把自己能提供的最好的吃穿用度提供给孩子,这样的溺爱,反而让不少孩子养成了攀比的消费习惯,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不停索要价位更高,拿着更有面子的电子产品,一点没想到过度消费给家长带来的经济压力。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生活富足与否,我们都应该提倡节俭。在购置上大学“装备”上更应该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家庭的日常消费。父母辛苦付出都是为了孩子,反过来,孩子应当体谅父母,不忘父母的艰辛,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在购置大学“装备”上要量力而行,不去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