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城关一小 欧 勋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数学在教学中也应进一步渗透德育,使学科教育与德育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的数学素养与道德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是非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他们生活经验较少, 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挖掘可利用的素材渗透德育思想,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全面拓展学生学习成长空间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发掘教育素材, 传递德育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很多的素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学习,这些相关的素材都是需要教师去进行发掘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从数学的教育内容中提炼相关的教育素材,将相关的德育因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明白相关的道理。例如,“九九乘法表”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基础性的知识,需要学生牢固掌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将“九九乘法表”的相关知识延伸到“九章算术”中去,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教师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递,让学生拥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切实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营造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互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最终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从数学知识中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例如,在进行“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背诵《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强调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教育学生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振学习的信心。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结合实际生活来提升德育教学的高效性。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教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这样就可以使抽象的德育教学形象化,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质。例如,在“小数计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买菜”的情境,如白菜 3.2 元/千克,韭菜 9.8 元/千克,牛肉 40.5 元/千克,问买 1.5 千克的牛肉,2千克的白菜和 1千克的韭菜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通过以上已知条件可以了解实际生活中买菜的情形,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题计算的过程中引入“不浪费金钱,不浪费粮食”“一饭一蔬来之不易”的正确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能渗透一定的德育思想。因此,结合数学实际问题渗透德育知识已被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使学生能不断接受德育的熏陶,在完善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并将之进一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产生正确观念,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道德品质,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德育素材,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多方式、多渠道地渗透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