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巩县第三幼儿园 王兴樱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终身教育,对于不断爆发出来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受到社会高度重视。人们渐渐地意识到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我们应该齐心合力共同解决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度较低
家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在儿童的教育过程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将影响到儿童的发展。然而,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家长父母为了生活外出务工很少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留守未成年人监护人大多是年迈的老人,他们大多觉得只要儿童能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很少对儿童进行教育。
(二)家庭成员对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不统一
家庭成员之间的氛围,家庭成员在教育上的观念、行为、意识等,都能够对幼儿的行为习惯造成潜移默化改变。在留守未成年人家庭中家庭成员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观念不统一,造成家庭氛围不和谐,导致留守未成年人并不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家长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儿童的教育能力相对也较高,思想与时代更能同步,在教育观念、方式上也就会更加地适合幼儿的发展。但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人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低,大多是小学学历,即使家长想要有效地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也无从下手。
二、提高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长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多种形式宣传家庭教育
对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来说,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老人普遍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教师和教育机构,对于儿童的教育问题不重视。所以,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科普一定的教育知识,让老人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儿童真实的内心需求,正确掌握和儿童交流与沟通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形式多样的拓展留守未成年人家长获取技能的空间
对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长来说获取教育技能的方式少之又少,很多时候都是与他人述说自己对留守未成年人教育的无力感,但身边没有人能给他们相应的教育方法。所以相关儿童机构可以:
1.开放校园,让留守未成年人家长或监护人走进学校教育,了解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
2.召开留守未成年人家长经验交流会,提高留守未成年人家长教育水平。
3.结对帮扶,让家庭教育能力强的和留守未成年人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帮助留守未成年人家长获得更多技能。
(三)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帮助家长获取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长大多是年迈的老人,文化水平低可以通过家长培训活动,为留守未成年人家长带来科学的育儿观和家庭教育指导策略,让留守未成年人家长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可施,不再仅限于棍棒教育和只关注孩子温饱问题。进一步提高留守未成年人家长及监护人的监护能力、监护意识和监护水平,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
(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未成年人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未成年人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关爱,心理挫伤较大,性格内向,导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更加突出,所以除了提高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能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建立留守未成年人档案,组织多样的关爱留守未成年人活动让儿童获得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但并不是说家庭教育就只是家长和监护人的事,它需要全社会合力关爱留守未成年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为家长提供科学且能具体实施的家庭教育措施,使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