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巩县第二中学 陶光超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有着属于本民族的文化,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然而这些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强健国人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到体育课堂上,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所以,当前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响应教学改革的步伐,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身体素质及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一、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教学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收获良好的教学体验感。所以,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形式,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到体育课堂上,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过程中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中重要性。并且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具体活动规则之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教学地位,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球类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土家族棉花球体育项目,这项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充分彰显出土家族文化,同时这项体育活动备受人们的青睐。并且这项体育运对于场地和人员要求不高,完全属于是一项较为开放的体育运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这一项体育运动的具体规则和要求,在讲解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自身想象,针对这项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加工,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与运动项目达成共识,有的学生就会主动负责制作棉花球,而有的学生也会主动负责人员调配。经过学生共同创新后的体育项目中,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到实际活动当中,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选择体育类型
由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上的所有教学活动,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运动项目,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始终将自身视为课堂的旁观者,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更无法发挥出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所在。然而,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到课堂活动当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当中,但是如果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体育教育的发展。所以,教师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进行选择,既要保证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要保证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体操类运动项目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传统舞蹈视频,让学生模仿视频中的一些动作,选出模仿最好的学生让其为大家进行具体演示和分解,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另一方面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活动当中,身体素质得到充分锻炼。
三、为学生创设体育类竞赛活动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每天都要学习大量的文化课知识内容,所以这一阶段学生整体学习压力较大,然而体育课程的开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片刻的愉悦,所以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缓解压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具有竞争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踢毽球”,这是我国最具民族特点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这一运用项目主要是从踢毽子演变而来,具体实践起来也较为简单轻松。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具体的操作要求,让学生对于这项运动具有清晰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开展这项活动的具体操作技能,待到学生掌握后教师就可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划分开展竞赛活动,教师可以作为裁判为学生进行计分,对于挑战获胜的小组教师要及时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对于挑战失败的小组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惩罚,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到高中体育课堂上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课堂上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选择体育类型,为学生创设体育类的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