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一小学 谢树菊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得从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开始。因为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班集体,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班级管理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一、美化班级物质文化是关键
班级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因此,班级教育环境是引导学生言行、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品格、启迪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圣境。学生参与其中,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一)保持环境整洁
整洁的环境能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如一个人身处高雅的艺术馆时,言行举止会不自觉地变得文明起来。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有序,这样的教室环境给了学生美的熏陶,也使其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精心设计墙面文化
在教室的黑板正上方张贴醒目的“刻苦求学 超越自我”励志标语、中间悬挂队徽 ;黑板左右侧墙面张贴班训、班风,悬挂班级获得的锦旗、奖状;在教室左右两侧选择哲学名言、名人画像作为墙面装饰;在教室后面设立黑板报,建立学习园地等。有效布置教室墙壁,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使每面墙都会“说话”,让它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里。
二、创建特色教育角
利用有限的教室空间,开辟各种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角,培养学生的多方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班上建立了图书角,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看的书报献出来,分类放到书架上,以利用课余时间按轮流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既做到了图书共享,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还对他们进行了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一)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建设美好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根据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是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等美化校园的措施。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如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
(二)丰富校园活动,培育健康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个性发展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要想开展好精神文化建设,一是要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扎实开展好师德师风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二是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要巧妙设计突出普遍参与性、趣味性、益智性;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要及时总结并提炼学校精神。
总之,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也是心灵的归宿地。学校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对它给予充分重视,努力上好这门课程。只要我们用心营造出优秀的校园文化,校园里的每个成员才能在这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健康成长,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整体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向前,秉承健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理念,寓教于乐,积极向上,就能够创办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