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23日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 黄平县重安镇中心小学 张绍芬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在其应用过程中,教师应确定项目环节,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开展项目式学习应用,通过优化整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使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站在数学联系生活的角度,设计具体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具体任务,并构建小学生数学建模思维,为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有利条件,调动和培养小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小学数学实际学习中项目式学习科学合理实施。

一、搜集资料并设计项目探究方案

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不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的支持和小学生的配合,还需要科学有效的项目式方案支持,这就使得学校在发布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任务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搜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资料,并针对这些资料对项目式学习探究档案进行分析和设计,为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整理归纳,确定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的主题,并充分结合丰富的资料设计项目式学习探究方案,确保小学数学项目式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确定项目环节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正式应用项目式学习方案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在该阶段的生理特征、心理发展方式、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规律等内容,并将这些数学学习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全面增强项目式数学学习的科学性及操作性。确定项目式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白课程本身的抽象内容,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趣味,小学数学教师也能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课程转换成项目式学习课程,使小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项目式学习中,采取趣味性的方式构建课堂中详细的数学知识和内容。

三、确定项目分组分工环节

小学数学教师在确定项目式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之后,应该充分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并通过分组分工的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选择组员,并引导小学生制定合理具体的项目式数学学习主题。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项目式学习中的不同场景,使分组分工后的组员担任不同角色,根据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和说明进行实践演练,使小学生能够在成立小组的前提条件下,制定完善具体的分组分工计划。

四、制定项目式学习计划环节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制定项目式学习计划环节对小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进行考核检验,使小组内学生在接受相关数学知识的考核之后,才能够进行数学实践知识的演练和相关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初步考核之后完成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认知,进一步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兴趣。并且,小学生在经过基础数学知识考核之后,应该积极制定小组内的实践操作计划,并确定实践操作中可能会用到的数学道具,这些数学道具可以由学生自行准备或者小学数学教师代为准备,如果临时使用则可以用常见物品进行代替。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小组就可以派遣组内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组内制定的项目式学习计划。在制定项目式学习计划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激励引导发问的方式牵引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进一步引发小组内的数学知识探讨,并在这一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分析项目式学习的计划方案。

五、探究项目协作环节

探究协作环节是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小学生在该环节应该严格按照一起制定的项目式学习计划方案,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该节课相关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对于探究协作环节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小知识和小技巧进行实践联系,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情景练习中强化计算水平和数学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项目式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巩固本节课多学习的数学学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可突出学生的自觉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探索数学知识,有助于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 2022-08-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6233.html 1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