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湖里中学 唐 红
魏书生说“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幽默能使教学妙趣横生,增强教师的魅力
课堂上幽默的语言可以引发注意,激发兴趣,开启心智,活跃思维,补救失误,增强说理等。例如,在讲《反冲》时,笔者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非常光滑的冰面上你要“走”到对面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将物理知识直接放在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讨论以后又说:“这种情形下你一定气得直跺脚,但显然跺脚也是徒劳的。”学生哄堂大笑,立刻对“如何过去”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又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有一段过程语是这样设计的:看来我们一些同学对亚里士多德真是情有独钟啊,他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让你们如醉如痴,一见到物体运动就毫不犹豫地在运动方向上画一个力,还美其名曰“动力”,那么当你们踢足球的时候,你们的脚一定也是粘上足球飞上了天空吧。在诙谐的描述中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当然,幽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笑过之后使学生获得知识、启迪和教育。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物理知识大部分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无论我们形容得多么“生动”,都不如让学生直接感知来得深刻与震撼。在教学中收集一些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素材,穿插在教学中,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性的左脑”和“感性的右脑”协调发展。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笔者播放了一个演示视频《磁石放进铜管里会发生什么事?》让学生直接在感官上体验了一下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原磁场磁通量变化的阻碍作用(实际表现为磁石在铜管中下降速度比一般自由落体运动要慢得多),学生就像在看魔术一样想要立刻揭开谜底,甚至有的迫不及待要去寻找工具自己试试。又如,在讲《行星的运动》时,像讲故事一样分别讲了泰勒、毕达哥拉斯、托勒密、布鲁诺、第谷、伽利略,最后到“天空立法者”——开普勒这样一群科学家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做出贡献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学的一个公式、一条定理后面都隐藏着一段血与汗的历史,有的科学家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学生从中受到震撼、鼓舞,也可以在意志、品质、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得到科学名人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的熏陶。
三、充分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物理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和物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例如,在讲解《传感器》中“温控电路”时,以电饭锅、电熨斗等生活常用物品为例,当配合工作原理电路讲解到它们的工作原理时,学生由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使用经历各抒己见,而且谁都据理力争,不肯让步,学生讨论得激烈万分,整个课堂顿时欢呼雀跃充满生机和活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素质教育需要我们跨学科、综合地教,让物理课程露出微笑的面孔,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离不开快乐学习,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能离开快乐。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教育。用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发展个性,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追求,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以“快乐教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喜悦中,让快乐永远充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