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古州镇第五小学 吴学艳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数学,但是由于数学学科的枯燥和抽象,许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对于学生学习的后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辅助教学,可以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下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游戏化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地将游戏融入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在开展课堂游戏之前,教师应做好足够的教学准备,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借助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以《余数的除法》为例,为了激发学生对余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热情,笔者利用学生十分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创设了问题情境。笔者说:“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十分辛苦。有一次,他们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于是唐僧让孙悟空到附近的树林里采一些野果,孙悟空驾着筋斗云,很快就拿回来一兜野果,猪八戒马上迎了上去,数了数野果的数量,然后笑着对唐僧说:‘师父,我考一考你,猴哥摘回来的这些野果,如果四个四个地数,最后还会剩下一个野果,如果两个两个地数,最后同样会剩下一个野果。这些野果的数量不超过 10 个,你知道具体的数量是多少吗?’”接着笔者问学生:“‘四个四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这种方法是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一种计算方法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马上有学生回答:“除法。”笔者说:“不错,那应该怎样列出具体的算式呢?故事中所说的‘剩下一个’在算式中表示什么意思呢?”通过这种方式,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兴趣。
二、自主设计数学游戏
在新课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而为了在游戏化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尽量避免程式化的游戏活动,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具体的游戏内容与游戏规则。利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而且能够在游戏的设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 力,从而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对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计算进行简单的认识。由于学生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经验,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内容。学生经过简单的讨论,将这一节的内容以“角色扮演”这种游戏方式呈现了出来。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学生设计了一些代表不同人民币面值的道具,然后分配了售货员、顾客等不同的角色。最后,学生模拟商场购物的场景进行了角色扮演。而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优化游戏课堂管理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不够高和爱玩的天性,再加上游戏教学的开放性,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难免会出现玩耍和嬉戏的情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一些恰当的课堂管理手段,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中,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奖惩制度。首先,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整个班级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开始都是满分值。在游戏过程中,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和小组,就可以扣掉一些分数,而把扣掉的这些分数加在表现较好的小组身上。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各个小组之间的评比,最后以小组的总分数为游戏评价标准,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应当进行一定的奖励 ;反之,则会有一定的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胜负欲,从而对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的行为习惯进行了优化。
数学是现代社会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是辅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