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23日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

○ 黎平县敖市镇中心幼儿园 石玲昌

一个人说话文明有礼是心灵美的表现,也体现了良好的社会公德。但是,如果在交际时出现了不文明的用语,轻则伤和气,重则伤感情,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及早对幼儿进行语言文明的教育,让他们更早地形成良好的语言文明习惯。那么,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家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幼儿

教育幼儿学会与人礼貌相处,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之一,也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不仅包含礼貌的行为,更包含了礼貌的语言。只有礼貌的行为和礼貌的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教育要从幼儿抓起,首先,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孩子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其次,幼儿的礼貌教育不仅要在幼儿园进行,更要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每一个家长和社会成员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另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庭中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教育,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幼儿正确运用礼貌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通常是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意愿。例如,某位小朋友看到同桌的小朋友在玩一架小飞机,于是乘其不注意,就抢走这位小朋友手中的飞机。针对这些现象,老师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礼貌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如,要求幼儿向别人借东西时,说一句短语:“请你借我一个(只、条)好吗?”并督促他们在各种游戏中加以运用。开始时,个别孩子还不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抢玩具现象还会发生。这时旁边的小朋友会提醒他说:“你还没说借我一个×××呢!”听到这里,这个小朋友马上会规规矩矩说一声:“请你借我××好吗?”然后才拿走玩具。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看,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言行统一程度是很高的,所以孩子只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就基本能运用礼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了。

三、教给幼儿礼貌用语,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 使幼儿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幼儿的礼貌语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 热情、大方地与人打招呼、称呼人, 会问早、问好、道别。

2.教育幼儿当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说:“请您帮我……” 受到帮助后, 会说:“谢谢。”

3.教育幼儿当自己不小心影响别人时, 会主动诚恳地道歉, 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 能克制、谅解别人, 会说:“没关系, 不要紧。”

4.教育幼儿当别人在谈话时, 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 要专心地听, 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 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 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 要认真地回答。

5.教育幼儿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讲话时声音要大, 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 吐字要清楚。说话时, 要看着对方, 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教师在进行礼貌语言行为规范教育时, 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 使幼儿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 并会正确使用。如教幼儿根据不同年龄、不同 场合, 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 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 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 ”,家里来了客人, 知道问“客人好”等。通过反复教育, 幼儿就会掌握许多人称名词, 他们也会逐渐地运用到生活中。

通过实践,幼儿们在交往中运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会有很大提高,同伴之间吵架的少了,进一步加深了幼儿之间的感情。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告诉孩子们运用文明用语的好处,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把幼儿们培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 2022-08-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6263.html 1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