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胜天) 连日来,黄平县新州镇学坝村“学坝·山泉水世界”水上乐园彩旗飘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成了市民消夏纳凉的好地方,促成了“学坝商圈”,拓宽了村民致富路。
据学坝村第一书记姜世超介绍,水上乐园营运两年来已实现分红50多万元,并且每年都能带动当地村民自营摊位13个,从业人员40多人,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同时,有10名村民在乐园担任安全员,每个月基本工资2100元。
“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想办法筹资金,才有这样好的惠民的项目落地生根,让大家家门口也能赚钱!”在水上乐园经营泳衣泳裤的村民杨占军感慨地说,姜世超书记到任后,除了组织打造“学坝·山泉水世界”水上乐园项目外,还帮助村里建设了现代农业观光园、精品水果采摘园、民俗农家乐,让村里土地活了,就业宽了,路子多了,收入也增加了。
在旧州镇白纸桥村,第一书记包会恩带领群众发挥坝区优势,实行“油菜+水稻”接茬种植,利用开花季举办“油菜花节”,吸引市民到村里赏花观景,激活了乡村农家乐饭庄,捎走了山野菜,卖俏了风筝,让昔日宁静的村庄热闹起来。村边经营生态农庄的王阿姨说:“平时每天营业额才1000元左右,油菜花开后营业额增加到3000元,周末要超过5000元呢!”
“这个棚虽然只有300平方米,但是年利润至少在2万元以上。”正在棚里指导村民采摘黑木耳的寨勇村第一书记石林介绍,采用立体栽培技术,在相同面积产量是传统地栽黑木耳的2.5至3倍,每个菌包纯利润比地栽的要高出0.5元到1.0元。
作为第一书记,石林心中自有一笔账,基地27个大棚,能吊挂黑木耳菌包50多万个,年产两季,每个菌包一季产干品黑木耳0.075公斤,按销售价54元/公斤计算,一年收入至少超过400万元以上,村民直接受益200多万元。
近年来,黄平县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选派12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重点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村发展产业,拓宽村民致富路。
据悉,2021年以来,黄平县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发展农村产业584个,协调投入资金9600余万元,21800余人(次)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