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宁 通讯员 张双双 摄影报道
8月15日至19日,中国摄影家协会针对纪实摄影工作者首次启动的中国摄协2022年纪实摄影专题培训班在贵州省安顺市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兰义彤,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肖勤及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名纪实摄影工作者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厉夫波主持。
此次培训班是《中宣部文艺业务骨干培训计划》和《2022年中国文联文艺人才和管理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国摄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德艺双馨的纪实摄影人才,进一步促进摄影事业繁荣发展的大力举措。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纪实摄影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学术水平,更好地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本次培训班学员由中国摄协各团体会员单位推荐产生。
李舸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纪实摄影具备了记录现实、保存历史的重要价值,发挥着见证社会的独特作用,在摄影发展的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大家能够取得三个方面成果: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自己在纪实摄影上的更大发展。二是进一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补短板、找不足,把握老师授课的精髓,带着“和我的创作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去学习,把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提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摄影创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单打独斗,更是智慧和经验的交融与碰撞。希望大家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在交流中丰富思想,打开思路,不断推出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推进摄影事业繁荣发展。
李舸以《为生活而艺术》为题作的开班第一讲,生动鲜活,学养深厚,从生活哲学,艺术美学,摄影与音乐、戏剧、美术之间融合演进的纵向维度,再从摄影爱好、艺术创作、画册展览、生活应用等美学规划的横向维度,探讨了如何让影像艺术作品更有效地为美好生活服务。浙江传媒学院美术馆馆长傅拥军围绕《作为影像档案的摄影创作》展开,以自己正在进行“100个村庄影像档案项目”和“江河影像考察”为例,深入浅出指导大家如何进行项目设计、如何进行田野调查以及如何个性化呈现等。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益民以《人文情怀的摄影意识表达》为题,结合自己的摄影创作经历,强调人文摄影的本质就是追求真实,并对如何拍好人文摄影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强调要多拍照片,用照片讲故事,注重拍摄技巧和拍摄理念。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王景春分享了《大江大河》系列作品,强调江河是文明的起点,是生命的母体,是时间的隐喻,也是变迁的见证。今天人类活动对江河山川的影响正在急剧加速,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构思,给人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培训期间,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参观了安顺市文联、市摄协为本次培训班打造的《我从明朝来——来自江淮民俗实景摄影巡回展》,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鲍家屯,云峰屯古建筑群等地进行实践教学。学员们走进明朝古村落,实地体验中世纪古堡建筑群,体会江淮移民进驻山地的客家生活。观看并拍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跳米花神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头系腰现场制作展演等民俗,进行屯堡古村落民俗遗存纪实拍摄与教学。实地拍摄融入新旅游、新产业中村民当下变迁中的生活等,并参观了贵州摄影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以影像的方式呈现了160年来贵州的历史变迁,上百张展现贵州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摄影作品面向公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