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二中学 顾钨荣
初中古诗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穿越时空,去触摸、感受灿烂古老的文化,提升爱国情操。笔者利用初中古诗文的教学渠道,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意义,爱国主义情感是最朴素、最真诚、最内敛、最深厚的一种情感形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利用学科知识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教学正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意识的最佳途径。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笔者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为载体,充分挖掘整合各册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使学生在博大精深的诗词王国中汲取营养,仰望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把爱国的种子深植于心,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代杰出人物的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二章、《孟子》三章、《庄子》二则、《礼记》二则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出师表》中的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陈涉世家》中的陈胜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伟大真理,揭竿而起,反对强秦的残暴统治;《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忠君爱国、不畏强暴。这些古代杰出的人物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展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同情人民疾苦、维护国家独立的认识,将爱国主义思想根植于学生心中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68岁的陆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寒夜里,在梦中实现他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打愿望;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发出了诗人誓死报国、为国捐躯的铮铮誓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表现了广济苍生、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韩愈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江衰朽惜残年”表达自己愈老弥坚,为国献策献力的决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士们既思念亲人又渴望杀敌立功的矛盾心理;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苟且偷安、软弱无能的丑态,同时流露出词人对山河破碎的悲痛之感;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表达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唱出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志,唱出了他的“一片丹心”;夏完淳的《别云间》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通过这一首首诗词的学习,引起学生内心强烈的震撼和共鸣,爱国的种子不知不觉间在学生心中扎根、萌芽。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钱塘湖春行》《望岳》《行香子》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水中的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中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春光明丽、恬静自然。“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四季变换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也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这些古诗文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感悟山川河流的灵性,陶醉于祖国河山的壮美,增进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爱国情怀也由此不断加深。
“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爱国主义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为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思想基础,让中华古诗文这一文化瑰宝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