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银梅
一直很好奇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何叫紫苏,这应该是一个古典女子的名字呀。查了百度才知,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用一种紫色的草叶煎汤,施救了一群吃螃蟹中毒的青年,华佗给这种草药取名“紫舒”,意是病人服了这种紫色的草叶汤后腹中舒服,因为字音相近,又属草类,后人就把它称作紫苏。
有趣的是,“时光荏苒”这个成语,竟来源于紫苏。在古代,紫苏又被称作荏苒,荏苒在初长成时,风姿柔弱,时光在荏苒的轻轻摇曳中流逝,古人就把对时间流逝的情感,寄托在这种植物身上,常用紫苏表达时光流逝之意。
紫苏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紫苏一路走来,发生了变异,已由正面和背面都很纯正的紫色,衍生出正面绿色背面紫色,或正背面都是绿色。我小时候在乡间看到的紫苏,正背面都是紫色的。记忆中,菜园子没有紫苏一席之地,紫苏像是不经意间被鸟衔来,或者被风吹来,随便落在房前屋后,路坎上,菜园边,沟溪边,就像一颗颗小草那样不会惹人多看一眼,也不用下力侍弄它。到了夏天,父亲捕得鱼来,或者捡得田螺,母亲就会想起紫苏来,吩咐我去摘一把紫苏。我提着竹篮,哼着歌,房前屋后,园边,溪沟边地摘着。摘的时候,要仔细看紫苏叶片上有没有虫卵,有虫卵的就不要摘。不一会儿,就摘得了一篮。等我把紫苏洗干净回到家,父亲在撑架上架上铁锅,倒少许的茶油,先把鱼煎得油黄油黄的,这时鱼香盈满木楼。再放青辣子,放进切细了的紫苏,紫苏伴着鱼香,吃起来味道非常鲜美,十分下饭,这成为夏天 ,也是我们儿时至今念念不忘的一道美食。紫苏除了用来炒鱼,还可以把紫苏的叶、梗、籽晒干,研成粉末,作香料用,或者用来喝茶,煮茶。紫苏的辛香味,还可以驱赶一些昆虫。韩国用紫苏包烤肉,日本天妇罗里有油炸紫苏,紫苏已融入到各国饮食文化里。
紫苏承载着浓浓的父爱。记得临高考最后一个月,为了抓紧时间复习,周末回家少了。父亲见我不回家,就把他捉来的黄鳝,煎得外焦内酥,放紫苏炒了托人带到学校。我吃着香味扑鼻的紫苏炒鱼,心里甜滋滋的。父爱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使我在紧张地复习中,有了自信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很喜欢紫苏的颜色和形状。夏天,在一片浓绿中,紫苏独有的颜色,使她鹤立鸡群,如古女子般温婉典雅,惹人怜爱。细观紫苏,其梗有四棱,每棱有浅浅的槽,上面披有细细的绒毛,这种绒毛一直披到叶片上。叶片是阔卵形或圆形,叶片纹路成弧形相向对称,规律,清晰,美观,很有形式感。叶的边缘,是有规则的齿痕。
紫苏药用价值非常广,对人体有很大帮助。在我们苗寨,女人在生孩子和满月的当天,家里人要去割霍麻、艾草、苦蒿菜、紫苏、菖蒲等草藤,洗干净后放进大鼎罐里煮,随着水温的升高,草木的清香弥漫了整个木楼。等水烧开后,把这些草捞出来,把散发浓烈草香味的墨绿草汁倒在洗净的木盆里,产妇在草木清香里洗澡,起到去湿、消毒、去菌、消炎、祛邪、强身健体之功效。
紫苏浑身是宝,很容易栽活。只要给它一抔薄土,一抹阳光,一阵小雨,一缕春风,它就能够在家乡的屋边,路边,沟边,园边轻柔地摇曳,就会无忧无虑长成自个儿的模样。别看紫苏风姿柔弱,生命力却非常强大。你摘了它的枝叶,它的枝丫越是蓬勃,它会由最初的独枝,发成了几大枝。
我调进小城生活后,差不多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紫苏,更别说吃紫苏了。有一天,我路过一家门口,看见其花坛上,栽有两株紫苏。尘封已久的记忆,刹那间潮水般漫上心头。家乡的老屋,园子,沟溪,乡间小路,乡人争先恐后在脑海中呈现,刹那间,我的心,漫在无边的惆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