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27日

母亲的亏本生意

○ 方泳霖

20世纪90年代,母亲在商城里卖衣服。那段期间我不光见过各式各样的衣服,也见过各式各样的人。那时候想要将衣服卖出个好价钱是一门技术活,首先得要有一副清亮的嗓门去吆喝,其次要具备能说会道的口才,最后你还得要掌握顾客的心理活动,会些销售心理学。

卖衣服的想卖个好价钱不断地开口要价,买衣服的想低价买到衣服就拼命砍价,双方一经交手,就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嘴巴伶俐的人自然是吃不了亏,嘴巴笨拙的人就难免会多花些冤枉钱,但即便多花了些钱总体算下来还是比商城外面卖得便宜,因此很多人还是愿意到商城来买衣服,于是那里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和商城里众多摊主一贯漫天要价相比,母亲则显得格外的含蓄。在商城遍地“宰客”的背景下,母亲非但没有“宰客”反而要做上几单亏本生意。这个看似不精明的生意经,却给母亲的生意迎来了大量回头客,因此,她的生意却比别人的稳定。

一天傍晚,我准备帮母亲关门的时候,进来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妇女。她微笑地看了看我们,就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店铺里挂着的每一件衣服。母亲上前问她要买什么样的衣服,她礼貌地用普通话说是想给她婆婆买一件外套。母亲边了解她婆婆的喜好边推荐了几款衣服,那人看着衣服都说好,却面露难色地对母亲说:“我带的钱不多,想买点实惠的衣服。”

母亲微笑着说:“你只管挑,我店里的衣服保准你都买得起。”那女子礼貌地以微笑报以回答,随后还是很谨慎地挑了一件看上去不那么贵的衣服。

母亲将衣服装进袋子递给她,要了一个很低的价格。那位中年女子先是一愣然后缓缓地接过了衣服,付了钱后对母亲微笑了一下表示了感谢。

我见证了整个没有讨价还价的过程,那人走后我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卖这么低的价格给她?”母亲笑着说:“她是个孝顺的儿媳妇,也是一名外来打工者,她想给帮她带娃的婆婆买件衣服表示一下心意,我不能卖她太高的价格。”

我又问:“那这个价格你不是亏本了?”母亲说:“这人尽管经济不宽裕但还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我们应该照顾她,我虽然亏本可不亏心!”

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母亲言语间的善良,她让人在这个冰冷的交易市场上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她用实际行动让别人感受到这个市场并不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这里的人也会有温暖人心的举动。

时过境迁,母亲一晃在商城卖了二十多年的服装,随着母亲的老去,商城也在渐渐地没落。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手机购物的便捷性让商城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网络电商严重冲垮了线下商铺,母亲还在苟延残喘的商城里谋生,但到现在却还是有很多人来光顾她的小店铺,或许是因为母亲“我虽然亏本但不亏心”的理念的缘故吧!

--> 2022-08-2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6654.html 1 母亲的亏本生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