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27日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 吴方励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重点应从课堂训练、活动课程、课外延伸三方面着手进行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抓课堂训练

根据儿童心理学表明,低段儿童从自由、放松的娱乐环境中进入严肃、正规的课堂学习,中间的过渡需要5分钟。因此,笔者利用这一过渡时间,设计自由活动训练,这并不是无目的性、无组织的随意活动,而是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前的一种辅助训练。在40分钟时间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精讲多练,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主动权。针对这一点,笔者重新调整了课堂结构,设计了自学程序,由原传统型的“引入——讲解——巩固——小结”向“自由活动训练——启发——自学——巩固——小结”转变。如针对这一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2周为一期的自由活动训练内容,第一期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主,给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圆其说。第二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提一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比一比谁想的方法好?为什么?第三期培养学生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这些训练内容小则与本课堂有联系,大则是本单元乃至本学期训练重点的一部分。而且,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授予自主学习方法

从低段起就应培养学生,对新的学习材料主动进行预习的能力和就某一课、某一单元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总结的能力,让学习方法转变成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良好习惯,是十分不易的。笔者始终坚持以循序渐进,由扶到放为指导原则,基本步骤为:师板书方法,师生共同落实→师口述方法,师生共同落实→生运用方法,自学落实,共同反馈。如低段一般的预习方法是:1.读准生字的音,记住生字的形;2.标出课文小节,读通课文;3.提出问题,讨论解决。这三个步骤都需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行训练,但每一步骤都需踏踏实实不能操之过急,只有打牢了根基,最后变学习方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鼓励学生写日记

写日记既可以锻炼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对个人一日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作一个自我小结的习惯。校园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雷锋精神是少年儿童践行德育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雷锋的活动月里,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四爱教育”,增强师生“我与学校共荣辱”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通过日记,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通过学生日记,大家发现雷锋叔叔的足迹一是在“长长的小溪”边。五(1)班、四(1)班学生,主动到校门外,打扫清洁卫生,红色的扫帚,黑里透红的校服,地下清扫成堆的垃圾;一(1)班、一(2)班、一(3)班的小朋友,头戴小黄帽,清理着花台里的杂草,清理着校园里的垃圾;各班学生做到杂物“三不扔”,他们在学习雷锋叔叔,寻找雷锋叔叔那长长的小溪边,他们“善待环境”的养成教育在活动中植根、发芽、开花。二是在“弯弯的小路”上。通过在“三八”节日期间为母亲洗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身边的人,如一(3)班、三(2)班等班级学生率先开展了为母亲洗脚活动,感动了身边的母亲们;二(1)班、一(1)班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到食堂帮助阿姨们清扫食堂卫生,感恩阿姨们为学生做的可口饭菜。三是在“泥泞的街道”旁。组织学生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室内外卫生,如三(2)班连续两年去看望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每次都将老人们房前屋外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小朋友们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给老人们送去了心灵的慰藉。

而今,在新州二小的校园里,在课堂上,《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经久不衰的歌曲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唱响,小朋友们头戴小黄帽,接过雷锋精神的旗帜,沿着“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在校园内外,在寻找雷锋叔叔的路上,留下了他们布满泥泞的足迹。

--> 2022-08-2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6666.html 1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