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翁义小学 杨昌敏
近几十年的教育中,一直以“应试教育”被世人所诟病。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的举措正是把以作业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从教师和家长心中根深蒂固的教育方法中解脱出来。学校为了升学率,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题海战”早已成为大家默认为的提分方法,不惜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因此,作业管理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而言都刻不容缓。教育部的“作业管理”,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
一、科学设计作业,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作业具有诊断、导向等功能,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题不在多而求精, 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数学教材的题型具有趣味性、多样性,也要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应用性。所以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对本班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作业,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要让学生加强学习,达到掌握的目的。
小学数学的知识容易掌握,学生在做作业时能够快速完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好三精:精心研究、精心选择、精准练习。教师要钻研教材,整合教材中各个学年相关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要先自己做一遍考察的知识,弄清题目的目的,再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数学知识存在易、中、难三个阶段,在针对当天上课内容的知识并且保证能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的前提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和进行布置。
二、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内容
作业的优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学生的自然发展存在差异化,不是所有的题型都适用于全体学生。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对于学会的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点和完成家庭作业轻而易举,但是对于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就很难明白其中的算法和算理。这就需要在布置作业时做到“形式多样,激发兴趣”“精心选择,质量结合”。
1.“动”“静”结合法。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中有很多的公式和定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在控制书面作业量的同时可以增加读书作业的布置,让学生熟记数学知识点。
2.“质”“量”结合法。在“质”上,题目要紧扣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思考性、探索性,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地控制作业题的“量”。题目太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业效果。
3.“难”“易”相辅法。数学作业太难,学生就会失去去完成的兴趣,还会衍生抄作业的想法和行为,作业太简单就达不到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难易结合的作业布置让学生不仅能挑战自我,还能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分层布置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阶段性,可根据上课内容布置作业,把作业题型分类,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三、研究反思
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是一个值得所有在职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书面作业,如何让数学知识真正融入生活,如何布置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作业,如何让创新性作业融入课堂等等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当不断研究和学习,积极提升自己,才能在教师的岗位上犹如明灯一样照亮学生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