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28日

谈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 麻江县第二中学 周 佳

学困生在任何学段都会存在,这一学生群体的存在影响了教师教学计划的顺利开展,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思维扩展发散的重要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题思维、听课状态非常重要。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分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帮助学困生实施转化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基础差。一部分数学学困生是因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基础没有打好,或者是初中的进度太快,导致其跟不上讲课的速度,从而数学学习成绩落后。

(二)厌学情绪重。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上初中后学习过程压力比较大,在心理上无法承受从而导致出现厌学等状况。还有个别学生厌学是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发散思维的课程,而学生自身没有探索精神导致了厌学。

(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方式太单一,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黑板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师生互动,课堂上学生听不明白还要做题,这就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学数学心理。

(四)学生怕吃苦。初中数学的学习是锻炼学生的大脑思维的,因此会有大量的公式和题型会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把能用到公式及定义都要背下来,可是一些学生比较懒散,不愿意吃苦去背数学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落后。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不感兴趣以外,还有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造成了成绩落后,进而对数学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在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教授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大大减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教学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课堂教学的乐趣,实现学生学习由讨厌学习到乐于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以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然后在课堂上作出如下讲述:“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能把一个三角形变成两个。”说着将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成两个分开的三角形,然后提问: “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教师通过这种讲解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两个简单的相同的三角形作为案例,不仅让学生直观看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系,还通过随后的提问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望。

(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学困生身上,注意他们的细微变化,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放大他们的优点,鼓励、表扬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要经常找学困生谈心,除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还要做他们心灵上的良师益友,开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树立其自信心。同时,针对学困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从最基础的计算题做起,按照运算法则和步骤完成解答,这样日积月累,计算能力提升了,数学成绩就会逐渐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努力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要告诉学困生,做好课前预习,是学习数学良好的开端;课堂专心听讲,勤于做笔记,是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保证;认真作业、及时纠错,是完善数学知识的前提;周密思考、主动探索是向数学世界更深层次迈进的品质。这些都是需要培养的好习惯、好品质。只有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学好数学。

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准施策,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 2022-08-2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6742.html 1 谈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