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县第二中学 吴常德
田径是高中阶段体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它能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时,应当基于学生个体出发,探索运用趣味田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再通过课堂互动,适当设置体育竞争,可以提高田径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用趣味性带动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田径运动枯燥的性质改变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有积极的运动心态。田径课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进行改变,从不同的教学层面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对运动带来的疲惫和不良心理进行转移,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从有趣的热身游戏开始,分小组跳山羊比赛,或者二十米蛙跳竞赛活动。在田径运动的起跑阶段,为了提高学生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在起跑环节,设计游戏化的教学环节,起跑练习的形式可以是情景化的模式,如危险情境逃生追逐跑、抢险游戏。为了锻炼学生反应能力,起跑训练增设障碍物,学生在快速的起跑运动中通过闪躲障碍物,提高反应能力。在冲刺阶段,可以设置不同的冲刺终点。鼓励学生坚持跑完全程,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可以设置不同距离的突破点,如在三百米设置一个突破点,依次设置四百米、五百米等距离不同突破终点,让学生树立不断突破的目标,进而融入田径课堂。
二、充分利用场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体育课程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开展趣味田径活动,对于场地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普通场地,使得趣味田径运动得到实践。例如,在 2000 平方米左右的场地中,教师在开展田径项目训练时,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让学生以“迎面接力”这一形式开展趣味运动,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开展障碍跑等,使得学生在丰富的练习形式下更好地参与其中,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假如场地的条件狭隘、有限的话,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绑腿跑、两人三足等,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趣味性。
三、充实体育器材,构建趣味田径课堂
在体育活动的实际开展当中,体育器材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决定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在活动开展当中,应该尽量加强器材的多样化,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得课堂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时,应该保障体育器材的充实,使得模式的构建达到预期。 例如,在模式的实际构建当中,教师可以将一个趣味游戏引入进来——造型游戏。首先,在相应的场地上画出距离为15-20m 的两条平行线,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为每个小组配有相应的器材和工具(体操棍、沙包、小垫子)等,并要求每组都探讨出自己喜爱的造型,为后续活动的开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学生听取教师的指令,并跑到固定的位置上进行造型的绘制,最终进行展现,看看哪组的造型最吸引人、富有创造性,哪组获胜。
四、合理设置竞赛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积极性
课堂奖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田径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设置奖品的激励方式,提高田径课堂的竞争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田径课堂中。例如,教师对不同的突破点,设置不同的奖项,统计学生的田径赛跑成绩,对于进步大的学生,增加额外的奖品激励。在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运动情况,设置丰富的奖励机制,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田径课堂中,设置一个最低突破点,鼓励全员参与,通过奖品升级的方式,让学生有不断突破的动力,这样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效发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上,教师推动构建趣味田径这一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能让学生更加喜爱田径、参与田径,使其得到锻炼,还能够有效保证高中生在学习压力下身心得到示范释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