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8月29日

兴仁镇烧茶村:

党群合力引得源头活水来

当地干群齐心协力铺设输水管网为久旱的粮田送去“解渴”水

本报讯(通讯员 张燕) “水来了,水来了,我们村的田有救了!”8月24日,经过三天的奋战,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成功疏通了一条长2.5公里的灌溉水源,看着沟渠汩汩而出的水流,党员干部群众欢呼雀跃,现场掌声阵阵。

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兴仁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烧茶村灌溉水源点供水告急,800亩农田、700亩吊瓜面临“烤”验。

为解群众之急,8月21日,烧茶村第一书记杨光磊与村“两委”一边组织党员、群众翻山越岭寻找水源,一边向上级申请筹集资金购买管道工具,最终在2.5公里外的山间找到了一处山塘。

一刻也不能等!第二天一早,13名党员干部,27名自发参与的群众扛着锄头、拿着铲子、抬着管子和热熔机向水源地进发。挖沟渠、牵水管、铺管道……没有挖掘机器支撑,就靠锄头铲子。没有车辆运输,就靠肩挑背驮。没有管道拼接技术,就靠上网现学现用。杨光磊说:“没有困难,只有办法!”

在管道铺设中,村民自发投工投劳,他们当中,有的推掉了高薪零工,有的放弃了自家农活,有的无偿贡献发电机、电焊机等,连人带物奉献于这场抗旱自救中。

“干部他们都动起来了,我们不能坐等,只有大家努力,才能渡过难关。”村民莫荣富表示,在灾情面前,大家更应该团结一心积极应对。

水通了,村民笑了。大家纷纷前往自家稻田,引水灌溉。村民陈礼文,今年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小孩,没能外出打工,栽种了6亩的水稻。“我种庄稼是靠老天爷吃饭,今年第一年种,完全没有经验。这次几十年一遇的天干晒得我家田都开裂了,整个人心里面都是慌的。”陈礼文说,此次党员干部们齐心,现在水能直接通到田里面了,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了,是党对我们的关怀重视。

当前,正值吊瓜生长期。利用引来的水源,村民们正加班加点灌溉瓜田,为吊瓜“解渴”,今年,该村发展吊瓜产业700亩,再过一个月,吊瓜就能迎来丰收。

“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吊瓜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不能有任何闪失,关系到我们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的收入。”烧茶村党支部书记杨秀贤说,今年吊瓜预计产量达8万公斤,产值240万元,为老百姓分红18万元。

--> 2022-08-29 兴仁镇烧茶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96780.html 1 党群合力引得源头活水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