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罗南科) “不到个把月就可以收获稻谷了。看着这条搬运稻谷的必经之路,用它和往年相比,就知道谁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啦!”近日,在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的李树湾,一位水稻种植大户望着眼前平坦宽阔的产业路发出感言。
据了解,为保护基本农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群众增收,隆里乡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补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其中隆里所村李树湾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于2021年11月成功获批实施,隆里乡党委政府将其作为一项事关群众增收致富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长远工程来抓,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于2022年6月实现全部建设完成。
“这个项目计划投资158万元,由中央出资150万元,我们自筹8万元,主要为新建产业路3公里。对于人口不到万人的小乡镇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项目,能惠及全乡不少群众,因此,乡党委、政府充分抓住这次机遇、精准施策,在项目修建过程中,坚持‘能用人工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不用专业队伍’,着力带动一批群众就业、提升一批群众生产技能。”隆里乡党委书记杨默介绍说。
李树湾项目作为以工代赈项目,具有技术门槛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特性,通过党员干部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组织隆里所村及周边包含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在内的35名群众就近参与工程建设,实现人均增收8640元。同时,施工方听从党委政府的号召,围绕搭建模板、浆砌挡墙、混凝土施工等技术内容,先后组织务工人员开展3期劳动技能培训,不仅有效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还帮助群众提升个人能力,更好适应当下多元化务工需求。
“随着这一项目的修建完成,改变了隆里所村李树湾农业坝区长期无产业路的历史,改变了近200亩基本农田生产需要肩挑马驮的历史。”杨默满脸微笑地补充说,李树湾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发挥“一石多鸟”作用,不但能解决群众就业问题、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力突破乡村发展瓶颈,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隆里乡400余户农户获益。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