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晓荣 杨正蕊) 锦屏县是锦屏文书的最早发现地,也是最早开展锦屏文书抢救保护的县份,上世纪6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锦屏县在锦屏文书征集、整理、馆藏和编研利用上进行了不懈探索,成效颇丰。
走进锦屏文书特藏馆三楼数字化扫描区,工作人员穿着洁白的工作服,认真地扫描着一张一张承载历史发展脉络的珍贵文书,他们的默默付出让锦屏文书得以数字化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目前,锦屏文书已完成全文数字扫描录入6.1万余件,《锦屏文书》丛书第1至3辑31册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未来文书修复、录入和出版工作还在持续推进。
据了解,锦屏县已完成锦屏文书原件征集馆藏保护6.3万余件、326册、实物248件,涉及全县15个乡镇1128户,由于文书散落在民间年代久远,加上保存较为粗糙,导致文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搜集入馆后需进行专业修复。望眼锦屏文书修复厅,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和修复流程,对文书进行规范化修补和裱纸,修复完成后再将文书进行数字化扫描和整理归档,让锦屏文书得以永久传承和长远发展。
锦屏文书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是一张可以走向世界的特色名片,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作为地方“百科全书”涵盖内容丰富,其中林业类文书占比高,是锦屏文书的亮点和特色。近60%的林业类内容文书,详细记录和反映锦屏等清水江林区人工造林历史和技术经验及管理方法,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