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陆景细 胡毓倩) 今年以来,锦屏县强化源头治理,狠抓清水江库区网箱清理整治工作,累计投入1.8亿元,拆除网箱5278.3亩,实现了全域“零网箱”。
严格落实禁捕水域常态化巡查网格化管理。充分利用无人机、热成像视频监控、智能枪球联动摄像机等科技力量手段,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效,有力推动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十年禁捕”工作。开展多频次的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为清水江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增加鱼类多样性、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县城2座污水处理厂和全县15个建制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750吨/日,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5.2%以上,实现城镇污水处理水质水量双提升,河流水质稳定向好,清水江茅坪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重点抓文化特色,丰富内涵。立足锦屏丰厚的木商文化底蕴和百年林契锦屏清水江文书,弘扬清水江流域苗、侗族人民的“契约精神”与“诚信理念”,提出以“山水锦屏 人水和谐”为设计理念,围绕“读懂河长制、讲好水文化、河长的一天、治水成果”四个主题,打造“美丽幸福河湖”主题公园,全面展示了锦屏县河湖水系情况、水文化、水生态以及河长制工作概况、发展历程、特色亮点等内容,并注入清水江独具特色的苗、侗、汉融合文化,让群众在公园游玩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河长制文化熏陶。
重点抓管护措施,落实责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体系和制度建设。目前,锦屏县共设县级、乡级、村级河长459名,实现河流河湖长巡查管护全覆盖,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网格员力量,与基层河(湖)长形成更大合力。自成功创建锦屏县三江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来,景区管理体制体系不断健全,监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得到高质量发展,成为锦屏县展示幸福河湖的重要标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利名片。
重点抓河道治理,确保安全。依托白市库区后期扶持资金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点帮扶贷款,实施城区防洪堤项目和“三江六岸”江河治理项目,以河道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建设等为抓手,及时疏通影响行洪安全河道,并进一步提高河岸堤防、护岸基础防洪标准,做好河岸堤顶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为河湖管理加上“安全锁”。截至目前,清水江共完成河道整治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