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忠蓉) 金秋时节,施秉县马号镇老县村千亩水稻在微风中翻滚,宛如一张金色地毯,坝区里,水稻收割机正在稻田间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
“老县坝区今年种植的水稻有1000多亩,我们村联系了大型收割机来帮助老百姓收割水稻,既节约他们的时间,又减少他们的经济开支。”老县村党支部书记高禹安说。
该村水稻种植大户罗中义今年种植了50余亩水稻,往年的这个时候,他还在稻田里忙着收割水稻,今年有了机械收割后,两天不到,他家的稻谷就已经采收近5000公斤。
“这大型收割机只要十五六分钟,收割一亩,每亩只要150元,又快又省钱。”罗中义说。
为了保障农户收益,老县村村“两委”积极对接企业,为没有销售渠道的水稻种植户提供销路,不断完善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赋能。
“今年我们坝区1000多亩预计能收到65万余公斤稻谷,我们同时也与企业对接,来收购老百姓的稻谷,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高禹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