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08日

黄平县城溪村:

稻谷金黄鱼儿肥 一田多收风光美

本报讯 (通讯员 吴忠寿) 看得见的绿色美如画,看不见的美味水中游。黄平县谷陇镇城溪村依托温热的气候、优质的水源等生态条件,今年年初开启了“优质稻+稻花鱼”种养结合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些鱼苗和水稻共生,在水稻收获前即可捕捞上市,故称为“稻花鱼”。

“我们村都是生态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村民王成军乐呵呵地说,稻花鱼以稻田中的杂草、害虫等为食,减少了病虫害,而鱼产生的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肥料。稻鱼共生,效益双增,养殖的稻花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产出的稻米香糯可口、质优价高。每亩田收入可达6千元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田能抓鱼,田边可赏景。近年来,城溪村围绕“稻鱼共作”种养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取得可喜成效。每年金秋时节,稻丰鱼肥,金色的稻谷随风起伏,激起层层波浪,与田间劳作的村民、错落有致的村庄、连绵起伏的山峰相互映衬、绘成一幅丰收的田园风景画。

“乡村要振兴,产业首先要兴旺。”村党总支书记杨胜红介绍说,“我们引进的稻花鱼产业,现已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生态系统,水稻亩产值在提高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下一步,我们村将准备大力发展以稻花鱼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把稻花鱼推向市场,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 2022-09-08 黄平县城溪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97631.html 1 稻谷金黄鱼儿肥 一田多收风光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