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08日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 凯里市第一中学 龙宪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为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太痛苦的话,他迟早会放弃该任务的。”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知识严谨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这些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情感魄力,语言风趣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亲其师,信其道”

走上讲台的老师就是教材情感展示。一个老师如果面无表情,体态呆滞,课堂势必是一潭死水。只有热情饱满,才赢得学生的好感。而幽默风趣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数学课的语言、情感方面的修辞等远不如语文历史那样的丰富多彩,但是老师如果能根据内容在讲读时抑扬顿挫,加上肢体语言,也能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如“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设计了一个“请同学考考老师的活动”。学生说出一个数,老师立即回答是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是为什么?老师为什么答得这样快呢?由疑问而产生了好奇,进而转为强烈求知欲望。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学具取出来,指名把自己用量角器量出的角度数报出其中的两个教师能准确地一一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感到很惊奇。教师为满足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看和是多少,由学生报出,这是个规律。通过创设情境,设疑促进思,激发兴趣,探究归纳。操作验证,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直接参与者,让学生既动了脑,又动了手。一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主动积极、兴趣浓厚。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中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归纳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充分利用师爱效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爱是无声的,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沐浴着教师的爱

有人这样说:“师爱是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师爱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师爱的特点。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就是情感效应的因素。如果事事处处时时为学生喝彩、鼓励,构建一种信任、和谐、平等、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用显微镜放大学生身上的微小闪光点,并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就会获得学生自愿而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然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没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而是用自己的思考去取代了学生的思考。习惯了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习惯了教学行为要保证课堂结构、内容安排的完整和完美的思维模式,习惯了课堂内容和我们无所不知的权威地位。

--> 2022-09-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7650.html 1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