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09日

岑巩县:

小茶叶撑起亿元大产值

本报讯 (通讯员 周燕 陈昆) 秋茶吐新绿,山间采茶忙。初秋,岑巩县岑峰村野牛塘的绿茶基地,一畦畦茶树沿着山坡绵延起伏,青翠碧绿,茶香四溢。工人们操作着采茶机,穿梭在茶垄间,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一垄垄新鲜嫩绿的秋茶齐整入袋。

“我们两台机器六个人一天可以采收4000公斤鲜茶,这240亩(1亩=0.0667公顷)茶园六七天就能采完。”基地负责人李培睿介绍,秋茶生长速度快,只有一个星期的采摘期,而此时正是秋收农忙时节,难以雇到工人。以前没有采茶机,秋茶只能在树上木质化,不仅没有收益还增加了管护成本。现在,采茶有了“新援”,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茶园效益。新采摘的茶青在茶园旁的加工车间完成加工后,就直接销往遵义市湄潭县。“秋茶好销,有多少销多少,价格是十元左右一公斤,今年秋茶(干茶)的总产量预计7500公斤左右,总收入8万元以上。”

“我们茶园实行生态管护,采取人工除草、雨水灌溉、生物防治等,并建立春茶和夏秋茶分级定位产销模式 ,用人工采春茶、机械采秋茶。”李培睿说,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既节约了管护成本,又保证了茶叶品质,有效提高了茶园效益。

在茶园旁的茶叶加工车间,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不停运转,摊青、杀青、揉捻、做型、提香……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采摘来的茶青做一系列处理,淡淡茶香弥漫整个车间。

目前,岑峰村共有茶园300亩,有茶企2家、茶叶加工厂2家,茶产业年产值130万元左右,产品远销浙江、福建等地,产业年带动2000余人次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

近年来,岑巩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带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按照“建基地、扩规模、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通过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实施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打造标准化生态茶园、培育绿色有机品牌、加强产品精深加工等举措,助力茶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乡村振兴走上“快速路”。

目前,岑巩县茶园面积已达3.71万亩,投产茶园3.13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650亩,有茶叶州级龙头企业2家,茶叶初精制加工厂8座,年加工能力1200吨以上。今年,预计年产干茶1000多吨,生产总值近1亿元。

--> 2022-09-09 岑巩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97699.html 1 小茶叶撑起亿元大产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