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洪坤
“八一”期间,去参观战友开办的养牛场。围墙内,牛栏与牧草连成一片,高高的牧草绿油油的,茂盛的叶片在微风中相互摩擦悉悉作响。当我们走近牛栏,主人却发现少了两头牛。我们一起帮主人寻找,在牧草丛中找到逃逸的两头成年黄牛。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两头成年黄牛藏身牧草中,竟然没有吃掉一根牧草。它们不饿吗,不是,从它们重归牛栏大口嚼食铡碎的牧草的行为可以判定其早已饥肠辘辘。它们为什么不吃田间的牧草呢?原因只有一个,它们不知道怎么吃田间的牧草,因为它们吃的第一口草料就是铡碎的牧草,从来没有吃过长长的牧草,尽管草料清香扑鼻、甘甜滋味让其垂涎欲滴。
试想,具有强大生存能力的动物尚且如此,人又岂能不亦如此。现在的新生一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是常事。更有甚者,追着喂饭的现象比比皆是,小孩若是不小心擦破了皮,大人立马会心痛得泪湿衣襟。可是,家长们的良苦心愿是否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得以兑现,这是一个天大的未知数。众所周知,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朵虽然艳丽,但经不起风雨考验;娇生惯养的孩子虽然光鲜,但难以适应社会环境。近年来,屡闻某某家孩子大学毕业后窝在家里,既不备考谋个心仪工作,也不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整天闷在家里睡大觉、玩游戏。似乎他们的未来就是等待家长养活。
牛栏里的牛不会吃田间牧草无关紧要,主人看重的只要它会吃草料,快速增膘,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端上人们的餐桌。而人呢?人注定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当人失去了本能,与菜牛又有何异。关心爱护孩子是应该的,但要敢于摔打孩子,要让孩子多做事,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实践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事实证明,溺爱是极其有害的。一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艺术品,捧在手里,含在嘴里。殊不知,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失去应有的成长过程,怎么能生长成参天大树?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培养孩子,就要让孩子历经风霜雪雨,在挫折中成长,才能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