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家华 罗翼 李春梅) 今年以来,黎平县依托坝区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稻鱼综合种养提升工程,特别是发展“稻+N”立体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动员农户发展“稻+鱼”模式,效果显著。
时下,稻熟鱼肥,处处稻谷飘香。黎平县各地群众正忙着放水收鱼,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走进肇兴镇皮林坝区稻鱼工程综合种养高产示范区,放眼望去,田野绿意盎然,新稻抽穗、风吹稻浪花飘香。在实施稻鱼综合种养的农户吴庭儒的示范田里,笔者了解到,今年他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养殖,开挖渔沟、设置田坎、布置防逃网等举措,通过县统计局、县科技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人员的现场测产,他家的稻田、稻花鱼亩产已超过预期效果。
“农业部门指导我们怎么养鱼、怎么喂饲料、水保持多深,按照指导养殖,产量比较高。以前自己放进去,有多大就多大,没有通过规范管理,就没有那么好的效益。”看着肥美的稻花鱼吴庭儒高兴地说道。
在中潮镇上黄村田坝,由侗乡米业有限公司流转的300亩高标准农田里,也同样采取了“稻+鱼”的种养模式,采取“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鱼共生”模式,开“十”字沟或“一”字沟和鱼坑养鱼的方法,通过加大投苗量、投饵养殖、科学管理等方式,稻鱼实现了丰收。
“栽秧的时候,我们按一亩15公斤鱼苗来投放,通过测产验收,这一片田大概有6亩,亩产60公斤左右。”侗乡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承义说。
据了解,今年黎平县共完成“稻+鱼”工程示范点建设任务2962亩,推广面积41300亩,成效喜人。
“通过验收示范点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能够达到亩产60公斤,这示范高产的效益比较明显。根据目前的验收情况,预计今年全县的稻鱼产量有可能突破5500吨,总产值突破2.2亿元。”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服务中心水产工程师朱可介绍说。
图为黎平县各地群众忙着放水收鱼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