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梅家斌 申黎 姚强) 茶叶是黎平县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富民兴县的朝阳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大量种植,全县茶园面积从桂花台建园4000亩发展到28.3万亩,茶企从最初的零星手工作坊到如今的333家注册企业。
吴一丹是黎平本土茶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茶叶推介宣传已有12年时间。从最初进行茶艺展示、茶叶销售到自己种茶、加工,再到如今开设茶叶实体店,打造有古树红茶品牌。12年来,与茶叶共同成长的她,也见证了黎平茶叶发展的巨大变化。
“在2010年的时候,黎平没有几户加工红茶,县委、县政府从外地请一些专家来辅导加工工艺和茶园管理的一些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我们的红茶加工工艺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省里得到认可。”身为黎平县一丹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一丹说道。
10年来,吴一丹的茶叶基地从最初向他人租借到现在发展自有茶园100多亩,并带动周边160余户农户发展茶叶300多亩;茶叶加工技术从最初只会加工单一雀舌茶到现在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加工白叶茶针形、凤形、毛峰、红茶等各种茶叶加工工艺。
“这十年间,产值变化非常大,产值由原来的七八万元到现在的400多万元,年产值呈40倍的增长。”针对茶叶产值发生的巨大变化吴一丹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吴一丹也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上来。在洪州下温村,每到春茶采摘时节,到她家茶叶基地采摘春茶的群众就络绎不绝。每年,她支付给农户的茶青钱都在70万元以上。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支持和重视下,黎平茶人一直秉承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加强茶园管理,杜绝农药入园。源头的成功管理,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销售推介,使得黎平茶得到质的飞跃。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8.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22.8万亩,茶叶加工、销售均得到了极大提升。截至今年8月,全县干茶产量达11947吨,产值13.74亿元。茶产业带动就业达6万人次,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