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雅曼) 今年以来,凯里市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安全隐患“六大攻坚行动”、“双清单”隐患排除为抓手,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载体,“四力”并发抓实抓牢安全生产工作,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
组织领导有力,部署安全生产“一张网”。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科学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安委会主任的“双主任”制,并定期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安委会议上专题研究安全生产、消防和应急管理工作,印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实施方案》,在省60条、州68条基础上,细化明确68条具体措施,推动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措施落细落实,全面推动安全生产“一张网”构建。
基层基础发力,夯实应急管理“基本盘”。根据中央、省、州有关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部署要求,凯里市持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通过推进网格化建设、建实乡级“一办一站两中心”、村级“一站一库一队伍”,促进基层应急工作共建共治,夯实应急能力“基本盘”。目前,全市各镇(街)、村(社区)已全部完成“一办一站两中心”“一站一库一队伍”的建设,镇级建立应急救援队伍20支,1090人,政府专职消防队20支,消防员181人;村级建立应急救援队伍209支,4502人。同时,市委、市政府在保障经费上持续发力,投入230万元为20个镇(街)配备了应急车辆,实现了凯里市镇(街)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基层应急干部用车紧张、因辖区范围较大巡查困难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基层应急工作效率。
督导检查给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位引领,成立市领导带队的20个督导组、1个综合督导组和2个巡回督导组,深入镇(街道)和行业监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通过推送“督导提示”、强化督导调度,建立问题隐患“双清单”,强化督导检查精准提效。坚持“定期有提示、按月促落实”向各督导组发送督导工作提示信息,做到精准提示、精简推送,提高了督导针对性;坚持带着问题深入镇街、深入问题隐患现场,查实情、问情况,组织召开研判会、调度会、督办会,有效提升督导效果。
举报机制助力,推动人人都是“监督员”。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市委、市政府遵循“合法举报、适当奖励、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受理、谁办理、谁奖励”的原则,市级财政安排50万元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基金,鼓励广大人民群众“12345”服务热线、“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提供、举报各类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线索。通过紧盯关键、重拳出击,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举报属实的对举报人重奖、对违法企业重处,推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监督的强大声势,确保及时制止、惩处非法违法行为和排除重大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