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应峰
临近花甲之年,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近四十年过去,昔日风华正茂的同窗,现在大多是鬓发霜浓了。人与人总是不同的,近四十年天南地北的奔波,近四十年风刀霜剑的洗炼,有的事业有成,有的功成名就,有的不尽人意。这时光演变后的聚会,让人怀想丛生,也让人暗自攀比。
聚会是一种观照,成功者欣慰,失意者茫然,平淡之人自然也有平淡的道理。茶余饭后,自视弱势之人,一不小心,便落入了假没的俗套,假设你是我,假设我是你,坐在了彼此的位置,会如何如何。殊不知,近四十年的时光,很多事,原本是可以由自己把握的,第一个十年在干什么?第二个十年又在干什么?第三个十年还在干什么呢?接下来的十年呢?事实上,无论是谁,近四十年,多少还是有一些成就自己的机会的。
有心也好,无心也罢,近四十年后,如此这般的假设,已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意义。不由得就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年轻时,无所事事,到须发花白时,依然碌碌无为,每天茫然无目的地四处流浪。一天,在流浪途中,他饿倒在一处山崖边,做起梦来。梦中他跪拜在佛陀面前:“大慈大悲的佛祖,假设我现在还年轻,奋发努力,是否能够拥有美好的前程,过上美好的生活呢?”佛陀说道:“人生没有假设,你只能艰难度日。”他又问:“如果还有来生,我认识自己此生的过错,改过自新,勤奋努力,是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造就美好的一生呢?”佛陀说道:“人生没有如果,你今生注定只能悲惨度日。”从梦中惊醒过来,他止不住迎风叹息:“人生没有假设,没有如果,看来,我此生无望了。”他忍受着饥饿之苦站起身来,哪知一阵头晕目眩,一个趔趄,坠下了悬崖。
生活的理想,大抵是为了理想地生活。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是,有多少人在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在用心感受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人曾经为自己的梦想激动不已,但在生活的挫折来临之时,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的梦想给遗忘殆尽。多少年以后才发现,假如自己当初坚持一下,时至今日,梦想也许就真的成真了。
科学需要假设,这是由科学研究的属性决定的。就人生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一次真枪实弹的战斗。人生没有假设,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上,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过好每一天,才可能拥有令人艳羡的光景。冰心有诗云:“成功的花,人们只看到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它当初的嫩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应该说,近四十年前,也许可以将各自的处境,来一次非假没性置换,其结果怎样,因人而异,因人而殊。但近四十年后的人生,显然是没有假设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