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18日

村里学技术 村外挣收入

岑巩县因地制宜建设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宝) “现在咱村里有了培训机构,想学啥就去村里登记一下,在家门口培训不仅方便、省时,免费培训结束还给介绍工作。”岑巩县塔山村村民向邦召说。

塔山村辖17个村民组,共501户2065人,其中劳动力1185人,在外务工800多人。然而,大多数塔山村在外务工人员没什么技术,全靠挣苦力钱,岑巩县大部分乡村也是如此。

为改变这一现状,岑巩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主动谋划、多方协商,统筹电子科技大学、广东三水区、州人社局等各方有利资源,以大有镇塔山村为试点因地制宜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力求通过专项农业技术、农业理论知识培训转变农民思想,提升农民技能,增加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在师资和课程设置方面,该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整合了省、州、县、镇四级农业技术专家以及各类龙头企业师资力量,依托帮扶资源,在培训场地和硬件设备上也进行了完善。结合县内杂稻制种、思州柚、精品水果等产业发展实际,从播种到管护再到收割开设“一条龙”的相关服务讲解,采取“教室+田间地头+生产基地”的多元化方式为参训农民讲解知识,确保他们看得见、听得懂、能上手。

为了让参训学员学到真本事,该基地在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对所有班次学员考核采取积分制,倒逼学员积极学、主动学、深入学,确保出效果、出成绩。

该培训基地还坚持对培训学员实行跟踪服务确保长效发展,改变“一培了之”“一训了之”的培训方式,并建立微信群、QQ群,畅通老师与学员的沟通交流渠道。

“培训基地通过与各类职业技能学校联合办学,整合师资力量,完善培训工种,满足农民群众培训意愿和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达到有针对性的选择工种开展培训,确保每一期培训都能帮助学员提高技能、实现就业,帮助群众真正实现了村里学技术,村外挣收入。”提到参训学员的就业前景时,大有镇党委副书记张莉满怀信心地说。

岑巩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以塔山村作为试点,通过培训,建设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村的劳动力更值钱,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人民生活富裕幸福,成功后再推广覆盖到全县。”

--> 2022-09-18 村里学技术 村外挣收入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273.html 1 岑巩县因地制宜建设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