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18日

雷山县望丰村:

金秋梨成乡村振兴“黄金果”

本报讯 (通讯员 任永杰 韦修毅)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走进雷山县望丰乡望丰村金秋梨种植基地,只见一颗颗套着果袋的金秋梨挂满树梢,果农们正忙着采果、装车、外运,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

“昨天销了500公斤,有3000多元收入,今天还有300公斤订单,金秋梨能‘生金’哩!”果农白广俊开心地说道。

白广俊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种植的十几亩金秋梨,成功脱了贫。因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加上修剪管护到位,白文俊家的金秋梨果大皮薄、肉嫩汁多、甘甜爽口,一直走俏市场,主要销往周边的凯里、丹寨、雷山等地。今年以来,已销售金秋梨3000多公斤,收入1万余元。

“刚才,有位雷山的客商打电话来预订1000多公斤梨子。”白广俊高兴地说,品质有保障,果品不愁销,今年他家的金秋梨总产量预计6000多公斤,总产值3万元以上。

为持续做大做强金秋梨等精品水果产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邀请县乡两级果蔬专家、技术员到果园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果品品质。同时,争取资金建设果园产业路,方便果农搬运各种物资,减少产业发展成本,助推水果产业路越走越宽阔。

“今年金秋梨的产量大概有40多万公斤,总产值预计160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罗泽曲说,金秋梨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成为了全村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为推进村里的水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望丰村“两委”还领办成立了望丰村果品协会,引导和指导果农严格按照果园管理技术规程进行科学管护,确保果品“优质优价”。同时积极为村里没有劳动能力、没有销售渠道的水果种植散户“牵线搭桥”,帮助联系客商上门收购,让他们足不出户,产出的果品也能走向市场和消费者,更好促进果农增收。

望丰村党支部书记罗泽曲介绍说,目前,村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扶持引导农户种植金秋梨860余亩,带动150余户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2022-09-18 雷山县望丰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279.html 1 金秋梨成乡村振兴“黄金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