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19日

贵州省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迎来丰收

本报讯 (记者 李林 龙思全 任栎铭) 眼下,正值秋粮收割期,贵州省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在剑河县南明大坝迎来丰收,标志着水稻在丘陵山区耕、种、管、收四个环节成功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为我国现代农业智慧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9月15日,在南明大坝450亩(1亩=0.0667公顷)水稻“双+”稻田经济试验示范基地里,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远程遥控指挥,让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完成了从水稻收割到脱粒装车全过程,实现了整个收割卸粮过程无人化作业。

“我们一般收一亩地,两三个人的话起码要收一天,但是机器收一个小时不到就收完了。”南明镇岑戈村村民杨连英说。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张闻宇介绍说:“我们这个无人收割的技术,它是利用天上的卫星定位,使无人驾驶收割机精确到厘米的位置,采用我们的技术后,只需要站在田边监视它就可以了,劳动强度大大减小。”

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是“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突破了导航定位、路径跟踪、机具操控等十大技术,取得了三大创新成果。目前已在全国11个省市建设了20个“无人农场”,其中剑河县是贵州省率先启动建设的首个水稻“无人农场”。

“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实现了全程无人化,这就是我们做‘无人农场’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说。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定点帮扶支持下,剑河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和农业机械化投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保障粮食作物高效种植,农业农村部还结合实际,为该县引进水稻机插秧、精量机直播技术和无人农场技术,共同努力探索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挂职剑河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家勇说:“我们现在提出水稻‘双+’的概念,即水稻+水产+后续高端的经济作物,让种粮食能够挣钱,激发老百姓种粮的积极性。”

据了解,该水稻“无人农场”试点建设面积45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南明大坝水稻亩产从过去的不足600公斤达到了现在的811.2公斤。

--> 2022-09-19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294.html 1 贵州省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迎来丰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