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0日

杨柳塘镇翁塘村:

特色种养殖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图为群众在采摘莲藕

本报讯(通讯员 潘成婷 彭刚 李忠蓉) 当前正值秋收期,在施秉县杨柳塘镇翁塘村产业坝区里,稻田阵阵飘香,莲藕白白胖胖,鱼儿在田间肆意欢跳,村民们拿着工具忙着秋收,现场井然有序、热闹非凡。

有着6年莲藕种植经验的陈志海,今年在翁塘村承包了87亩地来种植莲藕。这两天,正是莲藕上市的时间,接到客户250公斤的订单后,他便在翁塘村请了几个务工群众来负责挖藕备货。

“今年这片藕确实长得好,一大片都是,挖出来我可以卖到贵阳、凯里、黄平,哪里都有客户。”陈志海笑着说。

白白胖胖的莲藕亩产能达到1500公斤,预计创收60余万元,莲藕的大丰收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当地群众可以挖藕、洗藕、搬运,忙的时候一天需要十多名工人。

“在这里挖藕好啊,挖藕可以挣点钱,一天可以挣100多元,我也很满意,在这还能照顾家里,很方便。”往年这个时候,杨柳塘镇翁塘村村民王婷兰都是在忙自己的农活,今年,她既能在这里挖藕挣钱又能忙着自家的农活,实现了双收入。

池塘里挖藕忙,池塘周边的4000亩稻田里也是热火朝天,村民们收割、打理完成熟的水稻后,还忙着捕捞田间放养的稻田鱼。

刚刚从田里捉鱼上岸的杨柳塘镇翁塘村村民杨超告诉笔者,以前田里都没有什么鱼,现在政府有这个项目,发放一些鱼苗来给我们养,今年就有两份收入,除了稻谷的收入,还有田鱼的收入。田鱼的价格整体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可能每亩也是有个1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翁塘村结合政府实施的稻田鱼项目,采取“稻+鱼+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由合作社统一种苗、技术指导、管理,鼓励农户以稻田入股,发展生态水产农业,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鱼共赢”。

--> 2022-09-20 杨柳塘镇翁塘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412.html 1 特色种养殖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