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2日

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

—— 写在本报《乡村振兴》创刊一周年之际

○ 本报评论员

九月,秋高气爽,稻谷金黄,瓜果飘香,黔东南锦绣大地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本报《乡村振兴》周刊也迎来了创刊一周年。

一年来,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黔府发【2022】7号文件政策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切实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持续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提升,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缤纷五彩绘秋田,遍地红椒醉万千”。一年来,全州上下勠力同心,在黔东南这片希望的沃野上春耕夏种,辛勤耕耘,用双手共同弹奏出乡村振兴恢弘旋律:在“推进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效化规模化,打造农文旅都市休闲体验观光产业带、构建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现代林业经济、聚焦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杂交水稻育种制种基地、稳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广力度、提升‘苗侗山珍’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方面多点开花、多声部合唱,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走上振兴之路。

一年来,《乡村振兴》周刊致力于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生动展示全州各地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用心组稿、编辑,努力“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传递乡村振兴好声音”,广大记者、通讯员迎着风雨云霞用笔和镜头描绘出黔东南大地的锦绣蓝图和秀美画卷,在广大读者热心浇灌和培植下,《乡村振兴》周刊在关怀中成长,在成长中奋进,在奋进中升华。

路在闯中走,事在干中成。根基植于泥土,枝叶沐浴阳光,愿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始于热爱,结于丰盈,看见锦绣山河、同享丰收喜悦。《乡村振兴》周刊将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砥砺奋进,不负重托。

--> 2022-09-22 —— 写在本报《乡村振兴》创刊一周年之际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580.html 1 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