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2日

款场乡:

“退林还耕”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本报讯(通讯员 全斌) 为积极响应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推动土地非粮化治理走深走实,今年来,三穗县款场乡通过“按部就班”退、“因地制宜”种、“全程跟踪”补、“政企合作”销的“四步法”治理“退林还耕”土壤适种问题见实效。

“按部就班”退,还原基础种植。由乡农业、林业股室对辖区原“退耕还林”土地面积、原种植作物、改良后适合种植作物等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统计台账,将国家规划的高标准农田纳入2022年水稻种植项目,并根据现有土地区位因素及土质条件对标还原原来种植作物,以确保粮食产量及比例,解决农户基本粮食问题。今年以来,已“退林还耕”土地470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复原200亩,其他作物种植累计2200亩。

“因地制宜”种,提升土壤肥力。根据还耕的土地土壤质量,现有水源灌溉条件等因素,因势利导制定种植计划。对于稳定性较差、高山灌溉困难的土地采用“玉米+大豆”套种,对于平地、丘陵等易灌溉土地采用“水稻+油菜+萝卜”轮种,对于坝区等水源富足、土壤优渥的土地采用“辣椒+水稻”包片种,以“三种”模式,促进“林地”向“耕地”的质量转变,不断提升土壤肥力。目前,已经套种“玉米+大豆”1000亩,辣椒300亩,水稻7000亩,下一步轮种油菜、萝卜(秋冬种)预计3000亩。

“全程跟踪”补,保障生长活力。由乡土种植“专家”及合作公司技术人才,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全程追踪服务,根据营养及水源需求,及时补给营养和灌溉水渠,并由县农业部门牵头,对“退林还耕”农户达到耕地标准的给予种粮补贴和作物种苗,对种植大户提供人工灌溉补给和庄稼收割农用无人机购买补贴,并提供除虫服务,保障作物生长活力,切实解决了农户的种植后顾之忧。目前,已经登记在册发放种粮补贴3072户,46.19万元,获得无人机购买津贴36户,由乡消防队提供灌溉服务56次。

“政企合作”销,增加农户收益。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土地”种植模式,前期通过流转“退林还耕”土地、雇佣农户等方式,规模化种植辣椒、玉米等作物,后期则通过“政企合作”龙头公司带动农产品“出乡”,既能拓宽销路,稳定农户增收,还能通过流转土地、务工等途径获取稳定农户收入,效益翻番。

--> 2022-09-22 款场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584.html 1 “退林还耕”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