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云桓) 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凯里市纪委监委运用好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两把尺子”,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双重职责,进一步深化对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认识和把握,统筹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抓实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共移送审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33人,已起诉32人。
强化监察思维与司法思维有机融合。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监察法及实施条例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掌握运用刑法关于职务犯罪构成的法律适用和证据收集方法,实现监察思维与司法思维的有机融合。从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中抽排组成33个专案组参与职务犯罪案件办理,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纪检监察干部1500余人次,通过以案代训的方式帮助干部从实践中积累办案经验,用学习成果助力办案经验,解除思想梗阻障碍,实现法法无碍互通。
推动监察证据与司法证据高度统一。始终坚持职务犯罪案件审理介入全覆盖,通过抽派镇(街道)35名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到市纪委监委跟案审理的方式,靠前审核证据、审慎提出意见,及时补充、补强证据,使之与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标准保持一致性和统一性,严防“带病移送”的情况出现,让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由“成品”变为“精品”。
实现监察程序与司法程序的紧密衔接。依照法定职责,与公安机关在线索移送、证据收集等方面加强协作,确保犯罪事实无遗漏、案件进度有统筹。在遇到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疑难复杂案件时,及时向检察院、法院咨询,召开案件讨论会、专题会商会,对问题研究论证交换意见,形成办案共识,提高移送的工作效率。在审判时,组织各市直部门、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与旁听,敲响腐败警钟,筑牢拒腐防变底线。从调查审理、提前介入、移送起诉、审判裁判等环节,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形成“信息共享、力量互助、优势互补”的办案协作模式,使之连贯衔接,进一步提升重大疑难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