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3日

湾水镇:

红色文化赋能 建强“红色”堡垒

本报讯(通讯员 吴铭) 近年来,湾水镇岩寨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推进红色村庄建设,从阵地、组织、服务、治理等方面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农村基层组织堡垒。

传承“红色基因” 建强支部“堡垒”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依托红军长征途经路径、红军转战遗址、剿匪指挥部旧址等宝贵红色资源,深挖红色史料,保护战斗遗址,建设红军步道、村史馆等红色参观路线,着力营造红色氛围。强化党性教育,将重走长征路作为支部主题党日重要活动之一,利用本村红色资源,坚持每年组织党员重走一次长征路,党员入党前必先重走长征路,接受红色洗礼,增强党性教育。讲好红色故事,组织老党员、老教师、寨老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常受熏陶、常受教育,定期接受革命洗礼。

凝聚“红色力量” 提升治理能力

探索实行“支部+乡贤+N”乡村治理模式,成立乡贤理事会,将有品德、有才能、有声望、有情怀的贤达人士分类建立资源库,制定乡贤联谊、培养、宣传、关爱、建档“五项机制”。搭建“乡贤+乡村产业”“乡贤+乡风文明”“乡贤+乡村建设”“乡贤+乡村治理”“乡贤+金秋助学”“乡贤+争资争项”六大平台,引导乡贤助力和服务家乡建设。目前,岩寨村乡贤35人,成功调解纠纷5起,协调土地20亩,捐资捐款90多万元,回乡创业项目3个,争取基础设施项目6个,奖励学生290名,修建凉亭、寨内道路等一批民生项目,保护了寨内古驿道、石门、石墩、石道、石寨墙、石寨门、石拱桥、古水泉等文化遗产。

用活“红色阵地” 增强服务能力

建好服务阵地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办事服务窗口,坚持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做到服务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推行星级评定提升服务质量,村“两委”干部带头实行积分管理,评选“服务之星”。结合网格管理、党员联系户和“乡贤+”等治理模式,推选党员、乡贤担任服务网格员,逐步实现基层治理和服务方式的有效转变。实行代办约办方便群众,明确“周四下访日”,村“两委”干部在“下访日”到片区访民情,按照民生事项办理要求,收集群众需代办事项材料,利用“周一工作例会”递交至镇服务大厅办理,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今年以来,代收代办件共计180件。

--> 2022-09-23 湾水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682.html 1 红色文化赋能 建强“红色”堡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