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9月24日

亩产超800公斤

两米“巨型稻”在榕江试种成功

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杨莉娟 杨成利)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巨型稻”示范田迎来开镰。9月23日,记者走进示范田,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田间散发出阵阵稻香,田间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没想到稻谷能长这么高!”一大早,村民石习昌和家人忙活开了,争取早日把稻谷颗粒归仓。据石习昌介绍,其所种“巨型稻”最高的达2.05米,穗长达34厘米,有效颗粒有460粒。

今年首次种植“巨型稻”,村民管理经验不足,加之干旱缺水,生长条件并未达到最佳,但“巨型稻”穗大粒满,让村民开了眼界。在前日的测产上,“巨型稻”示范田亩产超过800公斤,比普通稻增产200至300公斤,石习昌直呼“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从这次试种结果来看,‘巨型稻’是适合在榕江山区种植的。”寨蒿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欧君植告诉记者,“巨型稻”在山区的成功种植,拓展了当地增产增收的新渠道,也让农民看到了科技种田的巨大价值,对保障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的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让石习昌没想到的是,“巨型稻”除了大幅增产外,还在“稻鱼共生”上有更大的空间。“‘巨型稻’长得高,稻田可以蓄积更深的水,更加适合养殖牛蛙、稻花鱼、泥鳅和田螺等,真正实现‘一田多丰收’。”

欧君植表示,榕江县明年将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探索采取“一田多用”“稻+”的种植养殖方式,多渠道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发展,让“禾下乘凉梦”遍地开花,让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我们上周在朋友圈发布‘巨型稻’试种成功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几天很多市民和网红来村里参观打卡。”三洲村党支部书记吴德浩记告诉记者,该村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生态特色种植养殖规模,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更多的游客来到三洲村观光旅游、体验农事乐趣,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2022-09-24 亩产超800公斤 1 1 黔东南日报 c198736.html 1 两米“巨型稻”在榕江试种成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