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相娟
书屋是没有烟火气的地方,却拥有着烟火气的人生,看着书柜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困意、烦恼、疲惫都随着文字的魅力烟消云散。每一本书里的故事,都是在生活里捕捉的素材,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们不断地翻阅,品读,只是希望在书里,能找到那一处安放心灵的世外桃源。
在商场电梯口,有一家很小的书屋,小到一眼就能阅览全景,所有的书挨挨挤挤地陈列,没有给书虫留下一丁点可以啃噬的空隙。它的特别之处,是纸墨的香味里点缀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好似自家厨房里妈妈做的一道最可口的菜,但不能煎、炒、烹、炸,更不能配着小酒一醉方休。《西红柿书屋》一道与众不同的四季菜,调料是:喜怒哀乐(鸡精);世事沧桑(精盐);浩如烟海(底油);
我悠悠地迈着四方步,在书架之间走走停停的,随意地翻翻看看。这里书的种类不是很多,但足可以满足读书的人窃喜狂欢,每一本书都被塑料薄膜包裹得严严实实,像小时候用旧报纸包的书皮,不容易粘上灰尘和污物,更不易损坏。书屋里没有特别耀眼修饰,而是让人愉悦的简单,唯一可以坐下来小憩的地方,就是靠柱子围了一圈斑驳的长椅子,上面加了几个粉色的泡沫垫子,在细节上店家还是一丝不苟。
在书柜最显眼的地方,斜放着一本《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闺蜜曾经向我推荐过,我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地拿起书,轻声地叫了服务员:“你好,能把这本打开吗?我想看一下,”“可以。”我轻手轻脚地走到柱子边的长椅上,跷起了二郎腿,饶有兴致地品读起来。
刚读几页就被书中的内容戳中了泪点,也许是女人同情女人,本想合上书放回原处,但又想知道斯特里克兰和他妻子的最后结局,沉下心继续阅读,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让人爱不释手,吸引着我不读完誓不罢休。我羡慕斯特里克兰敢于活出自己,但我不赞同他毫无责任感的做法,如老话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月亮你够不着,六便士又嫌少,最后只能是画笔、宣纸、颜料做食粮充饥。
其实有很多的著名绘画大师们,和斯特里克兰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如我们熟知的:米开朗琪罗,即使生活多是磨难与坎坷,却仍然奔跑在理想的路上,从未放弃对艺术以及自我的严格要求。我记得在《名人传》里有一句贝多芬的名言:“生活中的所有不幸遭遇,都会在另外一个方面带给你幸运,”所谓,有得有失吧。也许只有对信仰专注的人生,才是最生动丰满、充满趣味和色彩。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里,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也许想说: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年龄不是问题,国籍不是枷锁,家庭也不是束缚。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多面性,那些高尚、邪恶、仇恨、善良,就像无数颗“定时炸弹”埋在心灵深处,点点星火就可以引爆。斯特里克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掩饰,甚至没有任何羞愧和忏悔,却对艺术专注与执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现实中的我们,把自己局限在狭隘的空间里,在无端中迷失了自我,终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找不到生活的渡口,人生的彼岸,心之所向何去何从?而斯特里克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地解开思想的牢笼,去追随心中的那一轮浮光耀金的月亮,创造出让世人惊叹的作品。